全國(guo)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升斗25日表示,近年來(lai),快速(su)發展的種業(ye)為我國(guo)農業(ye)生產的貢獻率達到43%。
全國第十屆種子雙交會25日在武漢開幕,來自國內300多家種子企業的500多個農作物新品種在會上亮相。陳升斗在開幕式上說,亮相這屆種子雙交會的新品種在種子科研、生產、加工及檢驗檢測、種子包衣等相關領域都很有特點,科技創新(xin)含量高,在提升產(chan)量的(de)同時追求作物(wu)的(de)品質,為我國(guo)新(xin)時期農業增(zeng)(zeng)產(chan)、農民(min)增(zeng)(zeng)收(shou)打下(xia)堅實基礎(chu)。
陳(chen)升斗(dou)介紹,按(an)照推進現代農(nong)作物(wu)種業(ye)的總體要求,第十屆全(quan)國種子雙交會以“創新、合作、發(fa)展(zhan)”為(wei)(wei)主題,旨在(zai)展(zhan)示行(xing)業(ye)發(fa)展(zhan)新貌、搭建種業(ye)交流平臺,創立種業(ye)名優品牌,促進多邊合作貿易,共同開拓種業(ye)市場(chang),為(wei)(wei)國家實施糧食(shi)安全(quan)戰(zhan)略及農(nong)業(ye)持續豐(feng)收提供支撐。
在會展現場,來自黑龍江的水稻、大豆,新疆的棉花,山東的玉米,湖北的超級稻,河南的玉(yu)米等多種農作物新品種吸引了大量業(ye)內人士和專家。這些新品種除了產量比同類種子高外(wai),品質和各種抗性還(huan)優于一般品種。
近年來,我國以《種子法》為核心,種子產業已逐漸形成種質資源保護、品種審定、新品種保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種子標簽真實性、種子檢疫、種子儲備、轉基因植物(wu)品種安全評價等九大基(ji)本制(zhi)度(du),為種子產(chan)業的健(jian)康發(fa)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