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優811”是浦東新區農技中心選育的以粳型光溫敏感核不育系(簡稱二系不育系)為母本,秈型恢復系為父本的兩系超高產雜粳新組合,該組合屬典型的粳秈交偏粳雜交組合,具有800公斤/畝以上的超高產潛力。
本報訊 雖然季節已經進入深秋,但頭上的太陽依然有些灼人。日前,在浦東新區農技服務中心位于航頭鎮長達村的示范基地里,來自市農委、市農技中心以及浦東新區農技中心的專家們正在地頭仔細地查看著已經成熟的彎下了腰的稻穗。一聲令下,收割機開足馬力奔向成片的稻田……平坦干凈的場地上,鋪滿了剛收下的稻谷,而專家們則在一邊緊張地測試著含水率、雜物以及單位重量。原來,這里正在對即將收割的、由浦東新區自己培育的兩系雜粳新組合——“浦優811”進行現場的割產驗收。
據主持這項驗收的新區農技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耀良告訴記者,“浦優811”是浦東新區農技中心選育的、以粳型光溫敏感核不育系(簡稱二系不育系)為母本,秈型恢復系為父本的兩系超高產雜粳新組合,該組合屬典型的粳秈交偏粳雜交組合,一般5月底播種,8月25日左右始穗,8月31日左右齊穗,成熟期大約在10月底。全生育期與常規稻“秀水”系列相仿或稍早,屬于中早熟晚粳類型。該品種株高105cm左右,分蘗能力強,株型松散,莖桿粗壯,抗倒伏能力中等偏強,上部功能葉上舉呈半內卷,顏色深而厚,光合效率高。“浦優811”平均每穗總粒數達400粒左右,結實率90%左右,每畝有效穗12-14萬,千粒重25克左右,具有每畝800公斤以上的超高產潛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所有參加驗收的農業專家們都份外仔細:有的對樣品里的雜質進行挑選查看;有的對剛收上來的稻谷含水量進行反復驗看;有的還親臨稻田對“久保田588”的收割情況現場跟蹤……最后,在核對有關數據時,專家們用計算器反復進行了6遍的核算,最終,綜合總共兩畝田的總產量,“浦優811”的單產達到了820、7公斤,將上海市郊的糧食單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據市種植業辦主任陸崢嶸介紹,“浦優811”早在2010年上海市區試中,就以754.2公斤/畝的產量位居首位,比對寒優湘晴增產37.5%,比第二名的秀優11778增產13.6%,達極顯著增產。其中,青浦點的產量達到895.9kg/畝,充分顯示了該組合的增產潛力。2011年參加上海市區試中,結果5個點產量均居首位,平均產量達到786.2公斤畝,比對照寒優湘晴增產39.4%。2011年在川沙新鎮新浜示范種植的3畝地,該組合株高105cm,每畝有效穗13.06萬,平均每穗總粒數283.0粒,實粒數260.3粒,結實率92.8%,千粒重25.2g,10月19日,整塊田實得實產810.8公斤/畝。
記者注意到,長達基地是新區農技中心的試驗示范基地,該基地方圓200多畝,試種了近百個新品種。今年其中除了15畝“浦優811”之外,還有早熟品種5個,中熟晚耕品種5個,特色品種5個,篩選品種66個,直播品比品種27個以及新優示范品種10個。
市農委總經濟師王國忠表示,由于該品種在制種方面難度較大,下一步應該在加大制種量方面加大力度。據悉,新區明年將進一步增加制種面積以擴大種子的產量,在配以相應的栽培技術的基礎上,使這種具有超高產潛力的雜粳新組合進一步增產,將上海市郊糧食單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