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海濱)剛進入中伏,正是玉米灌漿時節。7月27日,看著一天天鼓起來的整齊劃一的玉米穗,定襄縣楊芳鄉智村村民劉登元喜上眉梢。
“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劉登元說,“去年我們開始種大豐30,畝產達到950公斤,看今年的情況,畝產突破1000公斤沒有問題。”
智村地處山西忻定盆地的中心,忻定盆地是山西集中連片的玉米高產地,玉米種植總面積近400萬畝。劉登元說的大豐30是山西省科技廳“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重點支持項目,由山西省農科院的山西大豐種業有限公司培育的優良玉米新品種。該品種2012年通過山西省審定,陜西省認定。其主要特點是:生育期適中、高產優質、抗病廣適、出籽率高。有關專家表示,與我國目前生產上主推的美國先鋒玉米新品種先玉335相比,在產量、品質、抗性和適應性方面有較大的突破,其綜合性能居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的大豆、蔬菜等種子已被國外品種壟斷,尤其是玉米種子,美國的先鋒335已經成為各地的主打品種。“為了我國的糧食安全,我們要培育自己的優良種子。”大豐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國亮介紹說,該品種2012年審定,當年推廣面積61萬畝,按畝增產55公斤計算,可增產玉米3355萬公斤,獲社會經濟效益7015萬元。是山西省歷年自育品種推廣速度最快的唯一品種,按照目前的育種能力,明年就可以推廣到200多萬畝。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