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生長期太長,一年之內難以完成南北異地兩代的田間生長周期,棉花南繁在我國春夏播種的大田作物中難度最大,從實驗基地的具體選址到試驗技術的系統研究,甚至包括棉花專用設施的建設等,都賦予了更多而且復雜的“個性”內涵。
棉花所經過50多年的棉花南繁實踐,在完成有關南繁棉花生物學基礎研究的基礎上,突破了一些技術瓶頸,探索出一些效果好、操作性強的方法,其中一些是國家專利技術,建立了一套包括有穩定南繁基地的棉花南繁組織管理平臺,該書就是這些研究、工作和經驗的總結和延展。在我國棉花南繁5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如此系統的研究并形成一部學術著作,還是第一次。
全書共分11章,包括作物南繁概況、棉花南繁基地選擇與條件建設、田間管理、性狀特點及育種選擇、檢疫和產后加工及運輸、材料安全隱患與防范等。該書始終以棉花育種和擴繁實踐中的主要問題為中心,圍繞破解這些難題,逐步展開和深入,突出了如下3方面重點:一是開創性地研究探明了南繁棉花的生育規律和特點,為棉花南繁科技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二是研究探索出了棉花南繁的一些關鍵技術和方法;三是從組織化管理方面提出科學的方案和實例。
該書既收集了國內的主要文獻,又融匯了作者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有關這些問題的分析研究結論,包括理論和技術層面諸多問題的研究成果,為棉花育種和生產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及各級管理部門提供了參考,亦可為其它作物南繁提供借鑒。該書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基金、國家支撐計劃、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農業部發展棉花生產基金、河南省創新人才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基金等項目支持出版。(通訊員 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