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凈化種子市場,建立監管長效機制,有效保護農民利益,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企業發展環境,確保良種有效供應和種業健康發展,今年省農委在全省開展了種子執法年活動,全省各級種子管理機構積極行動起來,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創新措施,強化監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打擊了不法種子生產經營行為,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今年的種子執法年活動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檢打聯動、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原則。重點抓了四項工作:
一是公開信息,加強宣傳。全省印發“吉林省(國家)審定與退出的農作物品種通告”1萬余份,公布審定和退出品種名錄,下發品種使用指導意見,指導農民購種,加強社會監督。組織有關專家和種子執法人員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媒體,通過科技之冬大培訓、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12316新農村熱線等活動載體,普及種子法律法規、種子識假辨劣知識,指導農民如何購買良種。全省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00余次,發放各類宣傳單(畫)6.3萬張,舉辦各類培訓班70余次,培訓種子經營管理人員7500余人次,積極營造種子執法年活動良好氛圍。
二是深入檢查,規范種子市場經營行為。在種子銷售前期,開展了“冬季種子企業專項督查行動”。對種子企業進行逐一督查,核查資質、檢查標簽、查閱檔案,督促企業建立完善種子質量管理制度,增強質量主體責任意識。在種子經營旺季開展了“春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行動”,對各地種子市場秩序、種子質量、種子供應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檢查和調研。抽查種子門市500余家,深入村屯農戶對農民的購種情況進行了調查。針對種子入戶直銷比例不斷增大的新情況,全省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沉,集中開展種子市場“百千萬”入戶倒查行動,采取進入購種農戶問來源、看發票、查品種、檢質量的方式開展種子銷售情況的倒查,每個縣至少開展對兩個鄉、20個村、200戶農民購種情況的入戶倒查工作。目前,全省倒查了295個鄉、2221個村、約42.6萬個農戶。通過倒查活動發現未審品種26個、糾正不規范種子標簽143個、取締無證商販58家。市場檢查期間,全省共出動種子執法車輛4393臺次;出動執法人員16594人次;設立舉報電話93部;檢查種子企業及經營業戶5702家,抽查品種4740個次,清理虛假種子宣傳單(畫)18870張,查處未審品種38個,召回問題種子4.43萬公斤,震懾了種子違法者,有效地規范了種子市場經營秩序。
三是全面抽檢,嚴防假劣種子坑農。省種子質量檢測中心在種子銷售前,深入種子企業抽取種子樣品376份,送海南省進行種植鑒定。春季種子銷售期抽檢144份種子樣品,進行室內檢測外進行同季田間種植鑒定。各市、縣種子管理機構對種子質量的監督抽檢力度也空前加大。長春市實行監督檢驗全覆蓋,對市場上銷售的每個品種按批次進行全部抽樣檢驗,共抽取了293個玉米品種4650份樣品、抽取106個水稻品種220份樣品,并全部進行了室內檢驗,保證了種子質量安全。
四是查處案件,嚴厲打擊種子違法犯罪活動。在種子執法年中,全省加大了種子案件查處力度,共查處種子案件353個,沒收種子3.9萬公斤,涉案金額354萬元,收繳罰沒款1208.7萬元,移交司法機關案件1起。省種子管理總站直接查處的種子案件4起,涉案金額185.7萬元,收繳罰沒款1099.7萬元。通過案件查處,極大的震懾了不法分子,有效的規范了種子市場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