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雨紛紛。4月9日,在華塘街道辦事處官渡村武陵山區國家水稻區域試驗點,龍山縣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全體人員搶抓天氣,進行水稻播種,確保試驗順利實施。
今年以來,該縣以農業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糧食安全為主線,以提高農產品供給能力為目標,大力開展種子新品種引進、質量監管、宣傳指導等工作,發揮良種增產提質潛力,推進現代種業發展。
狠抓品種引進,加快科技創新步伐。該縣實施了湖南省中稻區域性和湖南省中稻抗寒性、武陵山區國家水稻區域與生產和國家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品種、優質稻新品種、彩色馬鈴薯新品種、玉米新品種等12個試驗、展示和品比,共引進水稻新品種313個,馬鈴薯新品種7個,玉米新品種9個,為篩選適合該縣生態條件種植推廣的農作物新品種、新類型,探索高產栽培技術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加快全縣新品種更新換代的步伐,提高優良品種推廣力度和覆蓋率。
狠抓種子監管,加大權益保護力度。建立健全了良種推介、種子質量保證、種子質量抽檢、農作物新品種備案等種子管理制度,確保監管工作落實到位。以“種子執法年”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對全縣市場上銷售的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種子進行了全面抽樣檢查,重點對種子來源、進貨時間、數量、種子經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品種審定號、包裝、標簽、標識及經營檔案、銷售票證等內容進行了詳細檢查,為農民合法權益保駕護航,確保農民購上放心種。目前,已檢查種子經營門市部126個,清查雙雜種子30萬公斤,依法抽取“雙雜”種子樣品105個,其中,凈度和發芽試驗達標率為100%,不合格玉米品種11個,水稻品種7個,立案2件。
狠抓宣傳指導,擴大良種普及范圍。該縣開展了“放心種子經營店進鄉鎮”活動,確保每個鄉鎮建成1—2個種子經營示范店,建成物優價廉的“惠民店”、種子質量的“放心店”、技術服務的“貼心店”。開展“良種推介進村入戶”活動,組織40名農技干部,通過開培訓會、現場答疑、深入農戶家進行技術指導、發放辯種、選種、購種等有關種子知識資料等方式進行服務,并對易感稻瘟病品種進行了風險提示,盡量讓廣大農民朋友選擇一些抗性較強、適應性廣、產量高的品種進行種植,避免生產風險,大大提高了農民朋友良種良法認知能力和選購能力。目前,已開展宣傳培訓5期,培訓農民1500人次,現場接受咨詢500人次,指導農戶2000余戶,發放種子技術資料3000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