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屯玉種業”)看到了該公司驚人的育種進程和喜人的優良品種。今年,該公司推出了“屯玉808”等3個國審玉米優良新品種,顯示了企業競爭力的快速提升。業內人士認為,屯玉種業的研發能力及科研成果已經走在全國骨干企業的前列。
品種選育創新
種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屯玉種業董事長侯云鵬博士認為,主要看企業的研發能力,而新品種的數量和質量是種企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據了解,在中國玉米品種的研發推廣上,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屯玉種業均居前位。2000年以來,屯玉種業曾率先推廣“浚單20”、“屯玉24”、“屯玉60”、“屯玉88”等中早熟高產、高抗、優質的玉米新品種。近5年來,隨著國外玉米品種進入我國市場后的新變化,屯玉種業及時調整了育種方向,由高稈稀植大穗型向耐密中穗型轉變,由數量粗放型向質量高效型轉變,由傳統的一年兩季增加到一年四季,加快了育種進程。2005年“屯玉42”、“屯玉88”玉米新品種同年通過了國家審定,2006年適宜東北、華北播種的春玉米新品種“屯玉99”通過了國家審定,今年適宜黃淮海播種的夏玉米新品種“屯玉808”又通過國家審定。其中,“屯玉808”制種產量每畝550公斤,比對照“鄭單958”高50公斤左右,耐密性畝達5000株,比對照每畝多500株左右,抗病性好,除抗葉斑病外,比對照抗莖腐、紋枯兩種病害,整個生長期均高抗倒伏。“屯玉99”制種產量每畝550公斤左右,比對照“先玉335”高100公斤左右,種植密度每畝4000株左右,比對照每畝多400株左右,高抗莖腐、絲黑穗病害,高抗倒伏,品質好,容重高達780克,比對照高10~20克,角質含量高。“屯玉808”、“屯玉99”等系列新品種在玉米種業市場頗具競爭力。
科研機制轉型
屯玉種業之所以在短時期內,選育推出諸多有競爭力的新品種,還源于公司的科研機制轉型。過去公司育種人員多,項目雜,重復多,育出的品種不少但不適應市場需求,耗資大而效益低。為此,近年來,他們在科研機制上進行了一系列的轉型:
首先精簡了常規育種人員和研發經費,由58人到26人,由每年680萬元緊縮到280萬元;增加了生物技術、單倍體新技術的科研人員和投資力度。
過去科研目標不集中,呈散射狀,而今轉變為集中目標,靶向式攻關,由數量型轉向優質高效型。
同時,公司建立了“課題退出和人員淘汰制度”。規定每個課題組如果三四年內不出成果,該課題自動撤銷;每個育種人員,如果三四年內不出成果,自動淘汰出局下崗。
在科研育種人員中,公司還實行了科研成果獎勵辦法。即根據新品種的銷售數量、推廣面積及所創造的效益,按比例提成獎勵給育種者,極大地激勵了科研人員的研發積極性。
公司對科研骨干及年輕科研人員,有目的地予以培養,交給有經驗的專家帶培、做項目。對有培養前途的大學生,公司出學費、帶工資,送農業大專院校深造。
在品種審定前,強化對新品種的高強度選擇,一是擴大測試地、增多測試點,二是增加試驗項目,注重高產、優質、高抗病、高抗倒、高耐密及早熟、廣適等綜合性狀,確保送審品種競爭力強。譬如“屯玉808”就是一次送審即通過國家審定的擁有競爭力的新品種。
屯玉種業在自主研發新品種的同時,還積極引進國內具有明顯優勢的新品種,利用本公司的推廣營銷平臺,為農民提供更豐富的優質高效新品種。今年一年,他們就引進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北京農林科學院兩個玉米優良新品種“中單909”及“京科968”。
屯玉種業董事長侯云鵬博士披露,他們正在探索商業化育種新模式。
基礎設施一流
為了提高和保障種子繁育、生產、加工的質量,屯玉種業今年投巨資,加強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創造了全國一流的水平。
今年,屯玉種業投資500萬元對親本繁育田實施了改造。如今已變澆灌為噴灌,變普通大棚為自動化調溫棚。
公司還投資100多萬元,對質量控制中心的檢驗設備進行了更新改進,安裝了國內頂級的先進設備。過去僅能做種子的水分、芽率、純度、凈度的檢測,現在可以做各種活力檢測和DNA檢驗。
屯玉種業在總部安裝了價值2000多萬元的兩條全自動的加工生產線,包括種子烘干、精選、比重選、包衣、包裝的一條龍作業。其中比重選機和包衣機分別是從美國、德國進口的國際最先進的設備。種衣劑全部采用防病蟲害的進口高效制劑。由于安裝了世界頂級的設備,屯玉種業的種子精選提高了等級,分大圓、小圓、大扁、小扁兩級四類。先進的設備使“屯玉”系列精品種子芽率達到99%,純度凈度達到100%。該公司還在子公司——屯玉綠源臨澤有限公司安裝了兩條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果穗烘干生產線,生產量每次達12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