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25日訊(記者 蔣劍平 通訊員 向云峰 劉付仁)近日經綏寧縣農業部門調查統計,今年雖遭遇旱災,但該縣制種還是獲得豐收。全縣雜交水稻制種面積達10.5萬畝,產種子2680萬公斤。縣種子管理站站長龍開勝告訴記者,綏寧現有雜交水稻制種面積、總產量及畝均產量均居全國首位,且種子純度達98%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中華雜交水稻制種第一縣”。
綏寧縣雜交水稻制種始于1975年,后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定為雜交水稻制種基地。袁隆平院士評價其“自然條件很適合制種”。1998年起,縣里把雜交水稻制種作為一項富民產業來抓,先后引進隆平種業、湖北種子集團等龍頭企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模式發展種子生產。
在袁隆平院士指導下和隆平高科等企業支持下,近年來,綏寧通過引進高新技術,其兩系雜交水稻制種優勢逐漸顯現,成為全國雜交水稻制種強縣。目前,全縣25個鄉鎮中從事雜交水稻制種的有11個,制種農戶占全縣農戶總數的32%。2008年以來,全縣制種面積穩定在10萬畝左右。經國家、省有關部門統計和認定,綏寧現有制種面積和產量約占全國十分之一、全省三分之一,平均畝產居全國之首。2009年,袁隆平親筆為綏寧題詞:“中華雜交水稻制種第一縣”。
綏寧縣建設大規模、高標準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對穩定我國雜交水稻種子供應、保障糧食安全起著重要作用,制種效益也非常明顯,畝均純利是種植優質稻的3倍左右,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