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是一種特殊的果菜,果實表面具有奇特的瘤皺,果肉富含苦瓜甙具苦味而得名。苦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其性寒味苦,清熱解毒,具有較高的用藥用價值。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講究營養與保健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而苦瓜成了人們越來越青睞的一種蔬菜。
一、苦瓜的主要特征特性
1. 植物學性狀
苦瓜的根系較發達,側根很多,主要分布在30-50厘米的耕層內,根群最深可分布在3米以上,最寬可分布在1.3米以上。根系喜歡潮濕又怕雨澇。 苦瓜的莖為蔓生,五棱形,莖上有節,節上有葉、卷須、花芽、側枝。在主莖上一般第10葉節以上才開始發生雌花。
苦瓜的莖蔓分枝能力極強,幾乎每一葉節都能萌發側芽而成子蔓,子蔓上同樣萌發成孫蔓,孫蔓上還能生成曾孫蔓。主蔓細長可達3-4米,形成比較繁茂的莖葉系統。苦瓜主蔓結果多,側蔓結果少,因此,栽培上必須重視整枝打杈環節,尤其植株主蔓下部1-1.3米以下的側芽、側枝必須及時摘除。才能控制營養,提高產量。
苦瓜的花為單性,雌雄同株異花,植株上一般先出現雄花,后出現雌花。雄花多,雌花少。
苦瓜的果實多數為紡錘形和圓錐形,嫩果為濃綠色或淡綠色或白色,果表面有許多不規則的瘤狀突起。
苦瓜的種子較大,扁平,種皮較硬較厚,吸水發芽困難,播后出土時間較長。
2.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苦瓜起源于熱帶,要求較高的溫度,耐熱而不耐寒,但通過長期的栽培和選擇,適應性較強,10-35℃均能適應。根據試驗資料,苦瓜種子萌芽的適溫為30-35℃。苦瓜的種皮雖厚,但在40-50℃溫水葉中浸種4-6小時,在適溫下催芽,經過48小時就開始發芽,60小時便有 70%以上萌芽。20℃以下發芽緩慢,13℃以下發芽困難。在 25℃左右發芽快而粗壯,經15-20天使可育成4-5片真葉的壯茁。苦瓜開花結果的最適溫度為25℃左右,在14-25℃范圍內,溫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植株的生長發育,結果早,產量高。
光照:苦瓜屬于短日作物,喜光不耐蔭。春播苦瓜,常遇到低溫陰雨,光照不足,使幼苗徒長,葉色發黃,莖蔓細弱,開花結果期需要較強的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多積累有機養分,提高座果率,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水分:苦瓜喜濕而怕雨澇,在生長期間要求有70-80%的空氣相對溫度和土壤相對濕度。如遇較長時間的陰雨連綿天氣,或暴雨成災排水不良時,植株生長不良,極易發生漚根死苗和感病爛瓜。
土壤營養:苦瓜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適應性較廣,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一般以在肥沃疏松,保土保肥力強的土壤上生長良好,產量高。苦瓜對肥料要求較高,如果有機肥充足,植株生長粗壯,莖葉繁茂,開花結果多,品質好。特別是生長后期,若肥水不足,則植株衰弱,葉色黃綠,花果少,果實細小,苦味增濃,品質下降。因此及時追肥,特別在結果盛期要求有充足的氮磷肥。
二、栽培管理要點
1. 栽培季節
苦瓜生育期長,基本上為一年一季栽培,以春、夏播種為主。春夏播栽培一般在當地終霜期以前30-50天提早在保護地內播種育苗,到終霜期過后定植到露地。也可根據需要在定植前20-25天在露地保護育苗。在建陽低海拔地區2月中下旬可在保護地播種,或在3月-4月露地保護育苗,露地比保護地推遲1個月左右。
2. 播種育苗
苦瓜種子萌芽比較困難,必須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①浸種催芽:先將種子用50-60℃的熱水燙種,可把盆中水溫調至50-60℃,再把種子慢慢倒入水中,邊倒邊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又不燙傷,直至水溫降至30℃左右時,停止攪拌,繼續浸泡7-8小時,充分吸足水分,然后淘洗幾遍,將種子表面的粘液污物洗去,瀝干水分,用紗布或毛巾包好,放于恒溫或其它溫暖處,保持在30-35℃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30-35℃溫水清洗一次,有利于除去表面沾污物,使水分和氧氣容易透進,加快萌芽速度,這樣經過3-4天,大部分種子萌發白芽時便可播種。
②營養缽育苗:首先將裝好營養土的營養缽排放在苗床上,再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撒上一薄層(0.5-1厘米)干的營養土,然后將萌芽的種子播入缽內,每缽播一粒,播后覆蓋營養土2厘米,最后用塑料薄膜蓋嚴,提高床溫,使其能維持在25-30℃。出苗后略通風降溫,保持在20-25℃,晴天氣溫在20℃以上,可揭開薄膜,接受自然光照,夜間再蓋上。定植前3天,揭開薄膜煉苗,提高幼苗耐寒能力。育苗期間若營養土干燥時,應在晴天中午適當澆水,以滿足幼苗對水分的需要。
3. 田間定植
①整地施肥作畦。苦瓜忌連作,宜選擇近年來未種過瓜類的地塊,在頭年進行深翻曬垡,開春后再進行整地施肥作畦。基肥在作畦前按每畝土雜肥2000公斤、過鈣40公斤均勻撒施,并進行一次淺耕,使肥土摻勻,然后作畦,一般作成畦寬165厘米的高畦。
②定植:當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就可以定植。一般每畦栽兩行,株距50厘米,每穴一株,每畝栽苗1000株。定植深度以幼苗子葉平畦面為準。栽苗后要及時澆定植水。
4. 田間管理
①中耕除草。一般中耕兩次,第一次在植株緩苗后進行,注意根部附近宜淺,不松動幼苗,距苗遠處可深中耕。第二次中耕時間在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宜淺不宜深,注意保護新根。以后要及時拔草,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蟲害。
②及時插架。當瓜苗開始爬蔓時應及時插架,一般大面積栽培以插“人”字架為宜。
③整枝打杈。前期隨時將主蔓1米以下的側芽或側枝摘掉,以集中營養確保主蔓生長粗壯,葉片肥大,為開花結果積累更多的養分。中期一般任其生長不再打杈。生長后期,要摘除過于密閉和弱小的側枝以及老、黃、病葉,以利于通風透光,延長采收期。
④肥水管理。苦瓜采收期長,消耗水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苗期、伸蔓期宜采取薄肥勤施,開花結果期及時補肥。追肥方法是前期每隔10-15天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復合肥5公斤,結果中期每隔15-20天每畝追施復合肥10-15公斤。水分管理全期保持土壤濕潤不積水。
⑤病(bing)(bing)(bing)蟲(chong)害(hai)(hai)防(fang)(fang)治。苦瓜的病(bing)(bing)(bing)害(hai)(hai)主(zhu)要有枯(ku)萎病(bing)(bing)(bing)、自絹病(bing)(bing)(bing)、白粉病(bing)(bing)(bing)、斑點病(bing)(bing)(bing)。這些病(bing)(bing)(bing)害(hai)(hai)均為真菌性(xing)病(bing)(bing)(bing)害(hai)(hai),防(fang)(fang)治辦法一是輪作;二是及時(shi)拔(ba)除病(bing)(bing)(bing)株(zhu)或摘除病(bing)(bing)(bing)葉集中燒毀(hui);三是藥(yao)劑(ji)防(fang)(fang)治,可選擇防(fang)(fang)治真菌性(xing)病(bing)(bing)(bing)害(hai)(hai)的農藥(yao)在(zai)發病(bing)(bing)(bing)初期(qi)采取灌根或噴(pen)霧方式(shi)及時(shi)加以防(fang)(fang)治。苦瓜的蟲(chong)害(hai)(hai)主(zhu)要有美(mei)洲斑潛蠅(ying)、瓜實蠅(ying)等,可在(zai)發生危害(hai)(hai)時(shi)及時(shi)噴(pen)藥(yao)防(fang)(fang)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