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省財政廳、農牧廳下達我市馬鈴薯脫毒一級種薯擴繁補貼0.97萬畝,二級種薯擴繁補貼9.7萬畝,脫毒種薯推廣任務96萬畝,補貼資金436.5萬元。任務下達后,在省上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農業局嚴格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從2010年秋播開始督促各縣區預留地塊,做好項目用地準備。種子管理部門作為項目承擔單位,結合各縣區馬鈴薯品種布局采購調運適宜擴繁的脫毒種薯。4月下旬,我市遭遇罕見的干旱及高溫天氣,部分地塊無法播種,地膜覆蓋田塊出現燒苗現象。市種子管理站下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各縣區采取措施,加強苗情管理,確保項目任務全面落實。市種子管理站將技術干部分為七個工作組,各自負責一個縣區,從3月播種前到9月,定期不定期的前往各縣區,就示范點建設、播種質量、馬鈴薯栽培技術培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田間檢驗、測產等工作進行檢查和技術指導。保證了全市馬鈴薯脫毒種薯擴繁項目及推廣任務的順利完成。
連日來,王全保副局長帶領工作組,深入各縣區田間地頭,現場檢查項目田塊的馬鈴薯長勢,現場測產,掌握第一手資料。檢查項目檔案資料,核對調種發票、供種清冊等財務票據,翻閱技術培訓、田間管理、田間檢驗等工作的圖像資料。結合市種子管理站包縣區工作組掌握的工作情況,對各縣區的馬鈴薯脫毒種薯擴繁及推廣工作進行了檢查驗收。從組織領導、面積落實、種子供應、良種良法配套、資金使用、項目管理及項目成效八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量化打分,總結了項目工作,指出了各縣區工作中的亮點和不足之處。
部分縣區對項目高度重視,政府辦公室發文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將擴繁任務分解落實到鄉鎮,靠實責任,協調各方面齊抓共管做好項目工作。武山縣將技術培訓作為重點,從播種開始到收獲,多次以培訓班、現場會等形式推廣馬鈴薯脫毒種薯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提高了項目區農戶的馬鈴薯生產水平,保證了擴繁種薯的質量。張家川縣在省上下達擴繁補貼資金45萬元的基礎上,縣財政自籌140萬元投入馬鈴薯脫毒種薯擴繁項目,有力推廣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在總結經驗的同時,工作組指出了各縣區項目工作的不足之處。有的縣區對項目重視不夠,地方配套工作經費不足。有的縣區疏忽了文字圖片資料的整理歸檔,而農業工作季節性很強,缺乏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不能正確反映工作的真實情況。
在檢查驗收馬鈴薯項目的途中,王全保副局長對各縣區的全膜覆土穴播小麥、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等秋季農業重點工作進行了檢查指導。要求縣區做好物資調運、技術培訓、機械作業等工作,將秋季重點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工作組專家閆永祥提出了后階段的工作重點。一是做好種薯的收獲收購貯藏工作,切實發揮2010年前建設種薯貯藏庫的作用,保證擴繁的種薯不流失。收購入庫時嚴把質量關,檢驗合格后入庫存放,減少窖藏病害發病率,確保下年擴繁的種薯需求;二是加快今年省上下達馬鈴薯貯藏庫項目的建設進度,爭取當年投入使用,盡早發揮貯藏庫作用;三是抓緊落實9月省定西馬鈴薯對接會議精神,做好明年種薯擴繁的地塊預留及種薯供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