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雜交稻、早秈稻,浙江水稻育種領先全國。今天,由中國水稻研究所牽頭,浙江大學、省農科院以及嘉興市農科院等9家單位組成的“水稻種業科技創新(xin)團隊”正式啟動,這也(ye)讓浙江水(shui)稻種業(ye)建設與發展躍上(shang)了一個(ge)新(xin)臺階。
水稻(dao)是浙江的(de)第一大(da)糧食(shi)作物(wu),但除了杭嘉湖和寧紹平原,多數地(di)區的(de)水稻(dao)種植生(sheng)態(tai)條件并不(bu)占(zhan)(zhan)優勢。近年來工(gong)業化的(de)發展,占(zhan)(zhan)用了大(da)量(liang)的(de)耕(geng)地(di),造成水稻(dao)面積(ji)和總產(chan)(chan)大(da)幅(fu)度減少,唯有通過(guo)科技創新提(ti)(ti)高(gao)單產(chan)(chan)來促進總產(chan)(chan)的(de)提(ti)(ti)高(gao)。
水稻遺傳育種研究,浙江有很強的實力。我省先后設立了“8812”、“9410”、“0406”等一系列水稻育種重大科技專項。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國家級、省市級和大學的農業科研機構,打破了地域門檻,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協作攻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一次,浙江大學、嘉興農科院、浙江勿忘農種業有限公司等全省(sheng)實力最強(qiang)的(de)9家單位走到(dao)了一起,啟(qi)動了水稻育種研究(jiu)的(de)“戰略(lve)引擎”。
中國水稻研(yan)(yan)究所所長程(cheng)式華說:“一般的科研(yan)(yan)合(he)作(zuo)以項目為紐帶,但(dan)我們的農業大協作(zuo)不同,除了學術交流、合(he)作(zuo)攻關,這個團隊還有著"成果分享(xiang)機制(zhi)"。科研(yan)(yan)單位之間,科研(yan)(yan)單位與種(zhong)業公司之間,專利、轉讓、成果等(deng)都會共(gong)享(xiang)。”
浙(zhe)江勿忘(wang)農種業(ye)有(you)限公(gong)司王(wang)健敏(min)對(dui)于(yu)團隊建設充滿(man)期待:“企業(ye)更注(zhu)重(zhong)應用研究及與市(shi)場的對(dui)接,但在(zai)科(ke)(ke)研力(li)(li)量(liang)上略顯(xian)不足。通過(guo)企業(ye)與科(ke)(ke)研單位合作(zuo),增加了企業(ye)的核(he)心競爭力(li)(li),相信在(zai)成果(guo)轉化的時間上也大大縮短(duan)。”(葉玉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