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盡管氣溫下降到只有8℃左右,而且細雨飄飛,但廣西省藤縣藤州鎮平政村度村組一片平整的農田里,依然聚集了幾十名村民觀摩和動手播撒超級稻種子。這是藤縣開展宣講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服務活動的又一場春耕生產現場會,也是積極創建“糧食高產示范縣”的一大舉措。
“超級稻的生長期約為135天,比普通水稻的生長期長15天左右。大家一定要抓住目前春耕春播的重要季節,在3月10日前播撒下種子,在4月10日前完成春插工作……”在春耕生產現場,藤縣農業部門的技術員赤著腳在田里,一邊向農民講解超級稻生產需要注意的事項,一邊示范新推廣的大孔拋秧盆育秧和編織布隔層育秧技術。在場的農民一邊細細聆聽,一邊根據技術人員的指導要點,將發芽的種子播撒下秧地。
得到農業技術人員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糧食種植,農民們倍感高興。平政村村委會主任李志勇高興地說,今年的春耕對農民來說算得上是甜在心里,因為在春節剛過,縣政府就為農民免費發放了種子。而今,縣政府又為農民搞超級稻生產示范田,為農民送技術、送薄膜。
藤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孔拋秧盆育秧和編織布隔層育秧技術是今年藤縣為超級稻生產而推廣的新技術,通過這種新技術的推廣,提高超級稻種苗的成活率,促進超級稻秧苗的生長,以達到提高糧食單產目標。今年,藤縣計劃種植14.5萬畝超級稻,通過在藤州鎮實施萬畝高產示范片,在其他鄉鎮建立千畝示范片,達到示范帶動作用,強化糧食安全意識,提高糧食單產水平。同時,該縣還通過深入田間,向農民推廣測土配方技術、育秧新技術等,有效提高糧食種植水平,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為創建糧食高產示范縣打好基礎。
據了解,為了爭創糧食高產示范縣,藤縣明確今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72萬畝,糧食產量達31.5萬噸。在春節剛過,該縣結合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服務活動,通過落實“穩面積、推良種、抓季節、用科技”的糧食生產工作方針,及時調進總價值60萬元的化肥和超級稻種子,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通過舉辦150多期培訓班,推廣良種良法,為農民送去糧食種植新技術。同時,有關部門還積極開展農資打假護農保春耕專項整治,維護農資市場,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梧州日報 黃金銘 梁家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