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報業網訊 (記者 王芬蘭)昨天,從江蘇省蘇州市農林部門傳來消息,昆山市兩塊水稻高產示范方畝產雙雙創下歷史紀錄。由省農科院和省農林廳有關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在玉山鎮景村千畝示范方現場實割測得平均畝產為734.8公斤,刷新了2006年由太倉市瀏河鎮一示范方創下的平均畝產732.95公斤的歷史最高紀錄;同日,專家組再獲驚喜,錦溪鎮虬澤村另一塊示范方平均畝產達到744.7公斤,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在今年秋收前,市農林部門對全市水稻測產的平均畝產為577.5公斤。 被譽為“魚米之鄉”的蘇州,歷史上就是優質高產水稻的示范地區。今年,我市6個市、區共承擔了農業部兩個水稻高產增效萬畝示范區創建項目和江蘇省11個千畝示范方建設項目。秋收成果顯示,各示范區和示范方碩果累累,水稻平均畝產比當地大面積增產了2成以上。 省農科院、省農林廳有關專家首先對昆山市玉山鎮景村實施的千畝示范方進行了核產驗收,該示范方也是蘇州市糧食作物技術指導站和蘇州市種子管理站等單位共同實施的蘇州市科技攻關項目??“優質雜交粳稻機械化播栽高產高效技術集成與推廣”項目的核心示范點。經專家組現場實割測查, 1025畝甬優8號機插水稻示范方平均畝產高達734.8公斤。同日,專家組還對昆山市錦溪鎮虬澤村種田大戶周惠明的機直播示范方進行了核產驗收。經專家組現場實割測查,51.3畝甬優8號機直播攻關田,平均畝產高達744.7公斤。兩個示范方相繼刷新了蘇州成片水稻平均畝產的歷史最高紀錄。 據市糧食作物技術指導站郁寅良站長介紹,這些高產水稻田在種植和管理上有三個共同之處,即都采用了機械化種植手段,種植的品種均是高產、優質的雜交粳稻,水田期間管理精細。這些水稻高產增效示范方和示范點,不僅創造了高額產量,而且創 造和積累了豐富的水稻規模化高產栽培經驗,將為我市今后大面積水稻生產實現普遍高產提供技術支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