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韭菜抗韭蛆,農藥用得少當然沒有殘留啦。來我這學習咋種的人很多,近的沂源臨淄,遠的滕州聊城,前幾天剛送走了一撥。”11月7日,在博山區北博山鎮盆泉村一處蔬菜大棚,用手撥拉著近尺高的韭菜,農民王在康笑呵呵地告訴
韭菜取名農抗009號,是號稱“土專家”、“種子大王”的王在康與山東農業大學聯合研制的新品種,該品種以其獨特的抗病蟲害特性解決了多年來難以克服的農藥殘留問題,在今年的壽光蔬菜博覽會上成為全國重點綠色蔬菜推廣品種。
像韭菜新品種一樣,王在康培育的“魯白5號”、“魯白9號”、“東白1號”大白菜種子,“冬棚1號”黃瓜種子等也大受歡迎,均通過了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在全國推廣。更令人欣喜的是,王在康培育的“盆泉良種”已經銷售到全國30多個省市和日本、美國、荷蘭、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
在王在康帶動下,當地(di)蔬菜(cai)(cai)制(zhi)種面積不斷擴(kuo)大(da),覆(fu)蓋(gai)了博山(shan)南部山(shan)區及周邊(bian)縣市,僅盆泉村就有900多戶(hu)搞起(qi)了蔬菜(cai)(cai)制(zhi)種,占(zhan)全村農戶(hu)的3/4,全村良(liang)種產量達到(dao)10多萬公斤,人均年增收(shou)1000余元。
來源:農村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