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11月2日,由神舟7號搭載的種子正式回到了大連。昨日,在“神舟7號”種子搭載情況的媒體說明會上,大連市種子管理站站長、研究員謝輝做了神七搭載種子說明。
種子上太空轉一圈就叫太空種子嗎?“這是不少人的誤解,其實那不能算太空種子。”謝輝解釋說,要稱為太空種子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復雜過程,如培育、篩選和審定。“比方說,培育高產種子,經過幾代的篩選,選擇出優秀的品種,再參加省市級統一組織的品種區域試驗。委員會還要試種兩到三年,如果幾年都表現很好,超過給出的對照品種,那就可以申請省一級的品種審定。審定認可的種子,才能叫‘太空種子’。所以,從搭載種子到成為太空種子,得需要4~6年的時間。”
據了解,這次搭載“神舟7號”的種子有三種:“蓮粳4號”功能水稻22克、“蓮育葫蘆”32克以及千年古蓮子22克,再加上包裝物一共也只有90.1克。數量之少增加了選育太空種的風險。“種子并不是完全能變異,它可能出現原始變異以及不變異的情況,真正能向高產優質方向變異的大概有30%左右。”謝輝說。
此外,謝輝還透露,日前,國家級的大連航天育種基地建設請示報告已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育種研究中心等有關部門預審,大連市有望成為全國第六家航天育種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