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案例:江蘇鹽城地區種糧農戶許文俊有10畝稻套麥,按當地種植習慣在冬小麥播種前每畝撒施20公斤高氮復混肥料作底肥,所用復肥的養分含量為30-0-6,這是一種不含磷的氮鉀二元復肥;小麥播種采用撒播,播后出苗情況較為正常。但是,麥苗出來后遇到了寒流,天氣驟冷使麥苗受到凍害,凍后的麥苗植株上的葉片發黃或發紅,極少分蘗,主莖只有心葉露出來。目前正值隆冬季節,正是當地農民習慣要給小麥和油菜等作物施臘肥的時候,村里有的人家麥苗沒有受凍害,已經準備了每畝施用25公斤尿素作臘肥。老許不知道這些受了凍害的麥苗怎樣施臘肥,自己家受凍的麥苗是否施尿素?農技員告訴老許,不要施尿素,可以用磷酸二氫鉀肥液噴施小麥苗,會有助于受凍的麥苗。老許還不太清楚道理,希望專家對于當前受凍的麥苗如何施臘肥的問題加以說明。
專家:當前在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長江中下游冬小麥產區,正是習慣施臘肥的季節,以蘇北鹽城地區為例,一般習慣只施氮肥,大部分農戶每畝要施15~20公斤尿素。但是,對于前段受寒流影響已經發生凍害的麥田,切不能施大量尿素作臘肥;這時若施用了大量尿素,不僅無益反而有不良影響,既浪費肥料,增加了成本,還可能對環境產生負作用。到底怎樣管理受凍的麥苗,有幾點以下建議: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冬麥苗蓋上一層“暖被”,以防春節前后再來更大的寒流,將小麥的分蘗節凍壞或生長點凍死,尤其對于像鹽城這種播種太淺的麥田和一些冬性弱的品種,很容易造成來年不返青和不分蘗等更嚴重的災害。可用來作“暖被”的材料很多,例如碎秸稈、草炭、牛羊豬圈糞、家禽糞、垃圾糞和草木灰等等,這些材料鋪在麥田里,既可保暖護苗,也有一定營養作用。
二、施臘肥要以施磷肥和鉀肥為主,避免大量施化學氮肥,如果需施氮肥,最好施碳銨或硫銨。磷肥以普通過磷酸鈣為最好,每畝20~30公斤,也可施鈣鎂磷肥,先施磷肥再蓋“暖被”。如果施鉀肥以施草木灰為最好,既保暖又可供鉀。此時期施用了磷肥,可增強麥苗抗寒、促進發根,很有利于麥苗越冬。
三、對于地勢平坦或低洼地區的麥田而言,如果除了低溫凍害以外還存在土壤濕度過大的問題,這時還要注意田間排水措施,或者采用人工耕作撤墑,這些地塊如果土壤表層濕度合適或偏干一點,根層土壤通氣良好,反而有利于麥苗根系發育和下扎。小麥苗的營養問題尚不成為主要問題,在麥苗弱小的情況下,并不需要很多的養分。這就是農諺所說的“鋤頭下面有水,鋤頭下面有肥”的實質含意。
四、為什么凍害麥田的臘肥沒有推薦施氮肥,尤其不推薦施尿素?其原因是本案例基肥中施用了高氮復肥,而且撒施在地表或淺層土壤,根系所處的環境中不僅不缺氮,而且過多的速效氮還會加重凍害。對于其它的麥田,如果基肥中并沒有多施氮肥,或者基肥復合肥施在15公分深度下,為了返青后麥苗得到及時供氮,促進早春分蘗和保蘗,可以在來年春天返青時及時追施氮肥,此時省下的臘肥氮可以一起追施。氮肥的品種宜用碳銨或硫銨甚至氯化銨(非鹽土地區),而不宜用尿素,因為尿素在早春地溫低時,轉化慢,肥效慢于其它銨態氮肥。(本期專家:中化化肥高級顧問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教授曹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