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俗稱聾煙、瘋煙、青花、油頭。煙草植株染病后,幼嫩葉片側脈及支脈組織呈半透明狀,即明脈。葉脈兩側葉肉組織漸呈淡綠色。病毒在葉片組織內大量增殖,使部分葉肉細胞增大或增多,出現葉片薄厚不勻,顏色黃綠相間,呈花葉狀。后花葉斑駁程度加大,并現大面積深褐色壞死斑,中下部老葉尤甚,發病重的葉片皺縮、畸形、扭曲。早期發病的植株節間縮短,嚴重矮化,生長緩慢,不能正常開花結實。并易脫落。能發育的蔭果小而皺縮,種子量少且小,多不能發芽。 | |
![]() |
病原 Tobacco mosaic virus稱煙草普通花葉病毒,簡稱TMV,屬病毒。病毒粒體桿狀,大小300×18(nm)。鈍化溫度90一93℃經10分鐘,稀釋限點1000000倍,體外保毒期72?96小時。在無菌條件下致病力達數年,在干燥病組織內存活30年以上。該病毒有不同株系,我國主要有普通株系、番茄株系、黃斑株系和珠斑等4個株系,因致病力差異及與其他病毒的復合侵染而造成癥狀的多樣性。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TMV能在多種植物上越冬。初侵染源為帶病殘體和其它寄主植物,另外未充分腐熟的帶毒肥料也可引致初 |
|
侵染。主要通過汁液傳播。病健葉輕微摩擦造成微傷口,病毒即可侵入,不從大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侵入后在薄壁細胞內繁殖,后進入維管束組織傳染整株。在22?28℃條件下,染病植株7?14天后開始顯癥。田間通過病苗與健苗摩擦或農事操作進行再侵染。另外煙田中的蝗蟲、煙青蟲等咀嚼式口器的昆蟲也可傳播TMV病毒。TMV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5?27℃,高于38?40℃侵入受抑制,高于27℃或低于10℃病癥消失。煙草普通花葉病主要發生在苗床期至大田現蕾期。溫度和光照很大程度上影響病情擴散和流行速度,高溫和強光可縮短潛育期。連作或與茄科作物套種使毒源增多,發病率和發病程度明顯增加。不衛生栽培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在病、健株間往來觸摸,施用未腐熟有機肥,培帶有病毒的土壤都可加重病毒傳染。土壤板結,氣候干旱,田間線蟲為害較重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生長勢強,發育速度快,適應當地條件的耐病品種如遼44、6315、廣黃54、176、Nc89、G80、8611等,注意高抗品種的選育。(2)加強苗期管理,苗床應選用2年以上未種煙草及茄科植物、遠離菜田的地塊。禁施受TMV污染的糞肥。選用從無病田無病株上采收的種子,或用0.1%硝酸銀或0.1%一0.2%硫酸鋅、0.1%磷酸三鈉液浸種l0分鐘,去除種子表面病毒,浸種后要反復沖洗。間苗、定苗前要用肥皂將手洗干凈,操作時先管理好苗,發現病株及時拔除。(3)實行輪作,不與茄科植物問、套作,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2?3年。(4)加強田問管理,嚴禁將已發病的煙苗移入大田。應先健株后病株順序管理,操作過程中不宜吸煙,不宜在煙田反復走動、觸摸。充分施足氮、磷、鉀肥,及時噴施多種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移栽后適當煉苗,團棵末期澆臨界水,促進植株生長。出現花葉病,要及時追施速效肥、培土澆水、促進開秸開片,減輕病害。(5)發病初期用1.5%植病靈乳劑lo00倍液或10%病毒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齊齊哈爾市四友化工實業有限公司)、肋%花葉寧可濕性粉劑300一500倍液噴施,能起到預防和緩解病毒為害的作用。有報道,用0.1%的褐藻酸鈉噴霧也有一定效果。此外,還可選用2%寧南霉素水劑,用有效成分90一120g/ha,采收前14天停止用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