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Thrips tabaci Lindeman纓翅目,薊馬科。別名棉薊馬、瓜薊馬。分布幾遍全國各地。 | |
|
|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o?1.3mm,黃褐色,背面色深。觸角7節,復眼紫紅,單眼3個,其后兩側有一對短鬃。翅狹長,透明,前脈上有鬃10一13根排成3組;后脈上有鬃15一16根,排列均勻。卵乳白,長0.2?0.3mm,腎形。若蟲體淡黃,觸角6節,第4節具3排微毛,胸、腹部各節有微細褐點,點上生粗毛。4齡翅芽明顯,不取食可活動,稱偽蛹。 生活習性 華北地區年生3?4代,山東6?10代,華南10代以上。多以成蟲或若蟲在棉田土縫里或未收獲的蔥、蒜葉 |
|
鞘及雜草殘株上越冬,少數以蛹在土中越冬。春季蔥、蒜返青開始恢復活動,為害一段時間后,便飛到棉等作物上為害繁殖。5?6月是為害盛期。成蟲活躍,能飛善跳,擴散快,白天喜在隱蔽處為害,夜間或陰天在葉面上為害,多行孤雌生殖,雄蟲少見。卵多產在葉背皮下或葉脈內,卵期6?7天。初孵若蟲不太活動,多集中在葉背的葉脈兩側為害,一般氣溫低于25℃,相對濕度60%以下適其發生,7?8月間同一時期可見各蟲態,進入9月蟲量明顯減少,10月早霜來臨之前,大量薊馬遷往蔥、蒜、白菜、蘿卜等蔬菜田。雜草多的棉田或棉花與薊馬的越冬寄主于早春進行間作、套種或鄰作的棉田,煙薊馬發生早,且為害重。主要天敵有小花熔、姬獵蝽、帶紋薊馬等。 | |
|
防治方法 3片真葉前百株有蟲10頭,4片真葉后百株有蟲20?30頭,開始防治。具體方法參見棉田花薊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