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堅達] 文章來源:騰沖縣農業局 農業技術推廣所
水稻灌漿期是決定水稻結實率和粒重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管理的目標是:提高結實率、預防倒伏、防止早衰、增加粒重。
一、合理灌溉、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灌漿期是水稻對水較敏感的時期,灌漿初期應保持淺水層,以滿足水稻對水分的需求;灌漿中期,應采取間隙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間濕潤;后期以干為主,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長葉片壽命和防止倒伏
二、重視水稻粒肥施用,提高功能葉光合能力。灌漿初期根據田塊、品種、長勢適當追施化肥或噴施葉面肥,可提高上部葉片光合能力,延長葉片的功能期,維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灌漿中后期如葉片出現脫肥現象,及時采用葉面噴肥,每畝150克尿素和100克磷酸二氫鉀兌水50千克噴霧,促使葉片迅速轉綠增強光合效率,對提高千粒重有明顯效果。
三、加強病蟲害防治。
稻瘟病:防治穗頸稻瘟畝用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25克,兌水50~60公斤常規噴霧;稻曲病:畝用5%井崗霉素300~35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白葉枯病:在白葉枯病發病區畝用20%葉枯寧75-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螟蟲畝用5%銳勁特6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稻飛虱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60克或稻虱凈40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
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可單獨防治,也可幾種藥劑混合使用以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