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阮曉琴
⊙記者 阮曉琴 ○編輯 祝建華
農業板塊中的2010年大牛股,因均與美國先鋒合作而被市場看好的兩家上市公司敦煌種業(600354,股吧)和登海種業(002041,股吧)先后發布了2011年半年報。同是業績下降,股東榜同樣遭遇機構大“換班”,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登海種業更是被機構大舉減持。
登海種業今天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448萬元,同比下降16.92%,凈利潤9585.77萬元,同比下降34.85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949.38萬元,同比下降207.07 %。
控股子公司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是主要利潤來源。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26.50%。公司稱,整個銷售季(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中前兩個月份實現營業收入較多,2010年11月和12月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較2009年同期增長142.44%,占整個銷售季主營業務收入的65%。公司主營玉米種業毛利率為57.62%,同比下降7.94%。
二季度,公司處于輿論風口浪尖,質疑主要圍繞其當家品種、供不應求的先玉335為轉基因并且未列入農業部2011年主導品種推介名單等,為此,即便在10轉10派2的背景下,股價從年初的33元/股(前復權)跌至最低18元,最大跌幅45%。
輿論壓力下,基金選擇撤離。半年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持有141.15萬股和諾德價值(570001,基金吧)持有133.59萬股,其中前者二季度增持了80萬股,QFII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二季度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持股120萬股。而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中的華商盛世(630002,基金吧)、益民創新、農銀匯、天弘精選(420001,基金吧)、社保基金一零六組合,在半年報中均沒了蹤影。
公司預測,今年1至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為20%至50%。2010年前9月公司凈利潤為1.22億元。
與登海種業一樣,敦煌種業的主要盈利也來源于合資公司先鋒種業。但與登海種業有所不同,玉米種業僅占敦煌種業收入的48%,敦煌種業的業績受棉花、食品加工等拖累。上半年,敦煌種業主營業務收入57211.38 萬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2840.59萬元,同比由盈轉虧。報告期內,種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7574.02 萬元,同比下降8.59%,營業利潤率54.47%,同比下降7.12個百分點。
上半年虧損的敦煌種業二季度前十大流通股大洗盤。二季度,三只社保基金堅守或增持,其中社保104組合增持100多萬股;工銀瑞信重上十大流通榜,持有490萬股成為第七大股東。而一季末在前十大流通榜上的匯添富、科瑞證券已不在二季度前十流通股東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