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慶淑英 孫云來 文章來源:山東省廣饒縣農業局
甜菜夜蛾又稱玉米夜蛾,其幼蟲體長22毫米,體色有淺綠色、暗綠色、灰褐色至黑褐色,食性雜,可為害棉花、甜菜、玉米、大豆、蘿卜、菠菜等100多種植物。甜菜夜蛾與同期發生的棉鈴蟲的典型區別是:該幼蟲腹部氣門下線為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時帶粉紅色),每節氣門上方各有一個明顯的“白點”,且蟲體表面光滑锃亮、蠟質層較厚,對一般常用農藥抗藥性極強。雖然甜菜夜蛾也屬于鱗翅目、夜蛾科昆蟲,但目前國產Bt基因和雙價轉基因的抗蟲棉品種,對其基本上沒有抗性。以前該蟲種并不是棉花的主要害蟲,自推廣抗蟲棉以來田間用藥明顯減少,環境條件也為該害蟲的種群數量積累創造了有利條件。甜菜夜蛾是一種間歇性大發生的害蟲,不同年份發生量差異很大。一年發生4~5代,每年自6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一直在棉田危害,嚴重危害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初卵幼蟲群集在棉葉背面吐絲結網,在其中取食葉肉,留下表皮,3齡以后分散為害,開始大量在棉葉正面取食,使功能葉片破損減少。嚴重時也取食棉蕾、棉鈴和幼莖。
二、防治方法
1.藥物防治 在幼蟲期可用20%殺滅菊酯加50%辛硫磷,每噴霧器(15公斤)各兌30毫升,或40.7%毒死蜱25毫升加6.7%百數菊酯15毫升兌水加天達有機硅6000倍噴霧防治,效果很好。
2.誘殺防治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成蟲發生期,在田間設置黑光燈誘殺。
3.農業措施在冬季土壤封凍前深翻一次,上凍后澆次大水可消滅大量越冬蛹和其它蟲蛹。春季三四月份清除田間及周圍雜草,可消滅部分初齡幼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