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8月8日消息 轉眼快到了玉米豐收的季節,但是膠南大場的韓先生等幾家農戶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他們種的“先玉688”玉米生長十分緩慢,到現在也沒有結粒,眼看到了收獲的季節,但他們面臨的可能是絕產。
玉米遲遲不結粒,農戶面臨顆粒無收
2010年10月24日,在鄰村種子代銷員的推薦下,膠南大場的韓先生花48元購買了一包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和青島市膠州大白菜研究所有限公司出品的“先玉688”玉米種子。在此前后,村子中也有幾戶村民先后購買了這種玉米種子。

右側為韓先生家2009年剩余的玉米種長出的玉米,左側為“先玉688”玉米種長出的玉米(圖由韓先生提供)
今年春天,韓先生將這包“先玉688”玉米種播種在自家的一畝地里,剩余一點空地中則種上了2009年春種玉米時剩下的一點玉米種。播種后韓先生發現,“先玉688”玉米植株生長緩慢、根系不發達,雖然他多次噴施治病治蟲的肥和藥,但效果都不明顯。“那些09年剩的種子現在90%都結粒了,但是‘先玉688’結粒的還不到10%。”韓先生說,村里其余五六戶村民種的“先玉688”存在同樣的情況。他粗略計算說,現在玉米市場價為1.25元?1.3元/斤,按照“先玉688”宣傳畝產1300斤?1400斤估算,他種植的一畝地將損失1500元左右。
韓先生多次向代銷員以及種子銷售商膠南市理務關供銷合作社農副產品采購站詢問原因,對方給出的答復都是種子沒有問題,是今年玉米粗縮病爆發所致。“要是粗縮病,那前年剩下的種子怎么沒有問題?”韓先生很疑惑。
代銷員稱自己也是受害者
隨后,記者聯系到向韓先生等村名推銷玉米種的代銷員張先生。“我也是受害者啊!”張先生一來就大呼冤枉。他表示,為了給村民提供方便,他在大場代銷了“先玉335”、“先玉688”等玉米種,今年總共賣出去100余包,大約能種100余畝地。
“我自己也種了兩畝,要是騙人的話,我不可能自己也種啊!”張先生說,他也沒想到今年的玉米種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和年頭有關”。
張先生表示,他也曾多次與膠南市理務關供銷合作社農副產品采購站聯系,但是對方都表示種子沒有問題,也不會給出什么解決方案,“因為村民都是從我這買的種子,所以現在都來找我,有的人還得揍我,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啊。”
供銷社:都是粗縮病惹的禍
對于韓先生等農戶的遭遇,膠南市理務關供銷合作社農副產品采購站負責人石主任表示,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挽救措施,農戶只能自行承擔損失。他表示,韓先生等農戶的玉米不結粒并不是玉米種子有問題,而是今年春季大規模爆發的玉米粗縮病導致的。
“粗縮病是病毒性傳播,沒有治療辦法,只能早期預防。”這位石主任表示,近七八年來每年都會出現玉米粗縮病,這種病毒沒有救治方式,只能通過農戶早期噴灑藥物預防,但是噴灑藥物也只能控制染病率下降,并不能達到完全不染病的程度。“我們種子站每年都會給農戶發短信,提醒他們早預防,如果發現染病了,就提醒他們盡早重新翻種,減少損失。但是今年我下去看的時候,也提醒他們重新種,但是都不聽。”他表示,有的農戶前幾年種植的玉米沒有重新翻種也沒出現問題,所以今年仍舊抱有僥幸心理不舍得重新耕種,但是今年的粗縮病是近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所以導致了顆粒無收的境況。
同一地塊中,為什么農戶韓先生種植的其余玉米種生長狀況良好,會不會是“先玉688”玉米種自身存在問題呢?石主任否定了這種猜測,他表示任何品種的玉米都有感染粗縮病的可能,這與種子質量沒有關系,韓先生地里出現的情況主要與當時種子的抗性不一樣有關。
半島數字記者 劉冬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