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順日報 作者:古宇
“奉獻青春、服務社會、成就自我!”
安順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安順市目前唯一的一家科技型種子企業,主要服務對象是“三農”,因此公司核心價值觀有了這樣的定位,以為“三農”奉獻和服務來成就自我。
安順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雜交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及蔬菜等農作物新品種種子生產、經營和新技術推廣,該公司于2004年由市農科所依托人才和成果優勢創建而成,2007年進行股份制改造。短短幾年來,已生產、推廣各類農作物種子1000多萬公斤,推廣面積800多萬畝,累計實現利潤2000多萬元,完成稅收近500萬元,為保障安順市良種安全供給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先后被評為民營科技型企業、“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安順市農業產業經營重點龍頭企業、“AA”信用企業等。
“做種業即是做良心!”這是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家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公司作為一個現代化企業,在恪守‘誠信為本、質量當先、科技支撐、和諧奮進、規范發展’管理理念的基礎上,秉承服務‘三農’、做農民朋友貼心人的宗旨,承擔著全市良種儲備和確保良種供應安全的職責,為全市廣大農戶供應質優價廉的種子。并隨時做好售后技術指導,讓農民既能種上好種子,又能有個好收成。”
除承擔全市良種供應用種安全外,該公司還在服務“三農”、回報社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4月以來,安順市范圍內氣候異常,給農業生產春耕、備耕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大春作物播種后爛種現象較為普遍,大量農民不得不重新購種補種,出現第二次購種高峰。面對突如其來的生產需求,該公司積極采取補救措施,安排全體員工分赴省內外聯系種子供應商,重新組織調運雜交玉米種子9.5萬公斤,雜交水稻早熟組合1.6萬公斤,采取高進低出的價位供應給農戶。
2005年至今,該公司組織參加全市“科技三下鄉”、“科技活動周”等活動,無償發放雜交水稻、玉米、小麥、毛豆新品種種子近3噸,價值60000余元,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有了服務“三農”的宗旨,還得具備服務“三農”的能力。新金秋公司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管理和運作,實現了“育、繁、推”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以“安單、順單系列”雜交玉米種子為龍頭產品,注冊了“安單”、“順單”、“順玉”3個著名商標,如今“安單”、“順單”系列雜交玉米種子已經享譽省內外,年生產銷售規模達200萬公斤以上,實現年利潤600萬元以上,年完成稅收近百萬元。今年4月,“安單系列”金種子憑借其性能優勢以名列第二的優異成績獲2011年貴州省“十一五”農業科技十大成就獎。
不斷增強公司經營實力與打造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新金秋公司同步推進兩個方面的工作。公司董事會采取軟實力硬管理的模式,將公司文化和經營理念貫穿于企業管理、考核和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不僅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而且注重追求企業綜合能力最大化、人的發展與公司的發展同步的最大化,以制度化的形式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公司的經營目標有機結合。
為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實現公司加快發展提供組織保障,2008年新金秋公司組建了黨支部,由公司總經理任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及部門負責人任支委,將黨的建設內容納入公司年終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促進了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公司領導班子的能力建設,保證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和落實。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就公司下步的發展藍圖,曹家洪告訴記者,《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整合現有育種力量和資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場化、產業化育種模式開展品種研發,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貴州省也將在全省范圍內扶持3至4家具有5000畝規模以上育種基地的種子企業。公司搶抓機遇,預計用2至3年的時間,在安順市建成一個5000畝規模以上的育種基地,最大程度爭取國家和省在政策和資金上扶持,充分發揮公司在商業化育種、成果轉化與應用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