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晨報
大盤在不溫不火地向上走著,個股走勢同樣也不急不慌,似乎大部分主力資金都意識到,在行情的初期不用“猴急”,路還長著呢。不過,創業板是個例外,在經歷長達半年的單邊下跌后,就像壓抑了很久的火山一樣,終于爆發了。截至昨天,創業板指數本周已累計上漲4.23%,昨天243只創業板股票中有九成個股報收紅盤,其中有6只股票漲停,荃銀高科(19.510,0.05,0.26%)(300087)就是其中的一只。
荃銀高科在創業板中能脫穎而出自有一定道理。首先,該公司主營高產、優質雜交水稻種子的研發繁育業務,是一個高增長的業態。公司主要從事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制種與銷售,目前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審定品種23個。自然災害導致水稻種子制種減產,供應偏緊,種子價格普遍上漲。公司2010年實現水稻種子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6.56%;而外延式擴張又給公司帶來新品種和新市場。自去年5月上市后的半年時間里,公司并購了四家種業公司,例如,用超募資金收購主營三系雜交水稻的四川竹豐種業以及安徽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控股的安徽華安種業,還收購了以玉米育種研發為主業的楊凌登峰種業,為進軍玉米種子業務打下基礎。此外,從行業熱點來看,農業種子類股票一直被機構視為大消費類股票而倍加重視,敦煌種業(27.87,-0.81,-2.82%)、登海種業(24.20,-0.08,-0.33%)等都曾是前期的大牛股。近期中報行情如火如荼,荃銀高科雖然沒有發布預增公告,但其在今年5月18日剛剛實施“每10股轉增10股派3元(含稅)”的高送轉方案后,今年一季度的每股資本公積金仍高達7.99元,每股未分配利潤也有1.39元,加上僅4787萬股的超級小盤,投資者對該公司繼續推出“高送轉”分紅方案的預期依舊強烈。從這個角度講,該股就像是一粒“高產”的金種子,等待著發芽、開花和結果。
雖是小盤創業板股票,但在荃銀高科的十大流通股東中,卻不乏基金、券商等機構的入駐。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5只基金、1家券商、1只私募駐扎該股,其中有4只基金是新進駐的。昨天該股資金呈現凈流入狀態,成交額創出上市以來的次天量,在凈流入的2459萬元中,成交額在50萬元-100萬元的大戶資金的買盤最踴躍,貢獻了1160萬元。
國泰君安在今年4月曾給予荃銀高科“中性”評級,預計公司2011-2013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800萬元、7000萬元、8100萬元,對應每股收益為0.91元、1.32元、1.53元,并將其合理目標價定為45元。昨天該股收盤價為19.46元,復權價僅為39.22元,與國泰君安給出的目標價仍有一段上漲空間。
晨報記者 劉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