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段思午 通訊員/趙偉良)日前,2011年早造農作物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在東莞市種子研究所舉行。東莞水稻專家對通過審定的11個水稻品種進行現場評比,從中挑選出適合東莞本地種植的優良水稻品種。市種子管理站確定了8個水稻品種、8個玉米品種、16個蔬菜品種作為下半年、明年早造利用的品種推薦。
上半年東莞共引進水稻新品種3個,品比試驗安排在市種子研究所、洪梅農科站、高?農科站3個單位進行,早造共安排品比試驗品種11個。蔬菜、水果方面共引進、試驗蔬菜、玉米等農作物新品種100多個。
據統計,2011年早造東莞全市農作物面積10.5萬畝(不包括水果、香蕉作物),其中水稻1.2萬畝、玉米0.3萬畝、蔬菜8.5萬畝、甘薯0.24萬畝、甘蔗0.27萬畝、花生0.04萬畝、大豆0.02萬畝。全市早造農作物播種面積比上年同期減少1萬畝,減幅9%。
今年早造水稻播種面積1.2萬畝,比上年同期面積增加1000畝,增幅10%,主要種植的品種是常規優質品種,良種覆蓋率達100%。蔬菜今年上半年種植面積8.5萬畝,比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蔬菜種植主要以葉菜類、瓜豆類為主,其中葉菜類占60%,瓜類占30%,上半年蔬菜良好覆蓋率達98%。今年上半年玉米種植面積0.3萬畝,比上年同期減少1500畝,種植以甜玉米為主。
相關:東莞開展糧食應急種子儲備
南方日報訊 (記者/段思午)今年起,東莞每年將儲備不少于3.5萬公斤水稻種子,以用于發生嚴重自然災害或重大突發事件時,為災區的迅速恢復糧食生產提供保障。
過去東莞也進行種子儲備,但較少發生自然災害,較少調用儲備種子。今年農業和財政部門聯合印發《東莞市市級糧食應急種子儲備實施方案》明確規定,每年儲備種子不少于3.5萬公斤,由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儲備的常規水稻種子給予2.5?2.8元/公斤?年的補貼。市級糧食應急種子儲存周期為一年,起止時間從每年9月1日開始至翌年8月31日,每年儲新換舊。3.5萬公斤是按照前二年平均播種面積需種量的10%儲備,相當于能滿足3.5萬畝農田的播種。
目前東莞儲備的種子都是糧食水稻為主,種子管理站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或擴大種子儲備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