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民日報
今年以來國內小麥供應充足,價格穩中有升。目前,全國小麥大面積機收基本結束,夏糧增產已成定局,新麥上市價格普遍高開。展望后市,在國內小麥連續增產、國家宏觀調控保持緊縮的背景下,新麥價格快速走高的可能性不大。但最低收購價的持續提高、生產成本的上升、小麥/玉米價格的倒掛,都會推動新麥價格在高開的情況下溫和走強。
農業部信息中心 鐘永玲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曹慧
新麥價格高開收購量減少
進入6月份,新麥陸續上市,大部分地區收購價格呈現高開穩走態勢。據農業部監測,預案區6省白麥、紅麥、混合麥國有企業收購平均價為每百斤(下同)99.55元、96.11元、97.41元,同比分別上漲7.14%、7.29%、6.59%;個體糧商收購平均價為96.99元、96.85元、97.35元,同比分別上漲5.62%、5.42%、6.13%。
由于新麥上市以來各地價格基本上運行在國家托市收購價格之上,托市收購沒有啟動,收購量較前幾年同期大幅減少。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6月20日,河北、陜西等9個小麥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麥620.1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411.8萬噸,占收購總量的66%。而2010年、2009年、2008年同期收購量分別達1221.2萬噸、1421.2萬噸和1755.3萬噸。
三因素提升麥價
1.最低收購價不斷提高,對小麥市場形成有力支撐
2004年我國糧食購銷完全市場化以來,國家對小麥、稻谷等重要糧食品種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于當年出臺了早秈稻最低收購價。2006年首次將小麥納入最低收購價范圍,且自2008年以來不斷提高收購價水平。隨著最低收購價水平的提高,近幾年國內小麥價格整體也呈穩中上漲態勢。2011年國家進一步提高最低收購價,并于去年10月份播種時節就已經公布,其中白麥(國標三等)每市斤0.95元,紅麥和混合麥每市斤0.93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0.05元、0.07元,比2006年提高0.23元和0.24元,這為新麥上市價格起到了有效的底部支撐作用。
2.生產成本增加,推動小麥價格走高
據有關主產區調查,受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抗旱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今年小麥生產成本明顯增加。如河南沈丘地區調查,農民種植小麥成本在360-430元/畝,今年抗旱成本增幅明顯,一些需要機器抽水的耕地,每多澆一遍水需要增加近50元/畝的支出。山東德州市農民種麥成本在489元/畝左右,比去年上漲了71元左右。湖北襄陽市小麥生產中種子、化肥、農藥同比上漲5%,人工費用同比上漲11.2%,柴油價格上調也使得機收、機耕費用同比上漲10%,預計每畝成本465.5元,同比增加25.4元,而每畝純收益則將減少12.65元。生產成本增加,農民對小麥價格的預期也提高。
3.小麥/玉米比價偏低,飼料需求增加拉動小麥價格
小麥和玉米均可作為能量飼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在價格上呈現正相關關系。正常小麥和玉米的比價應該在1.1左右,而今年以來玉米價格上漲較快,當前小麥和玉米的比價明顯偏低,小麥替代性增強。據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監測,玉米價格從1月份的1982元/噸,持續上漲到6月份的2180元,小麥/玉米比價從1月份的1.03,降到6月份0.96的低位。沿海地區飼料加工企業正逐步調整配方,采用小麥取代玉米降低原料成本。小麥價格也會因為飼料需求的增加而提高,使得小麥/玉米比價逐步回歸到合理范圍內。
八連豐穩定價格
1.國內小麥連續八年豐收,供給充足
2004年以來,在國家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政策的激勵下,我國小麥生產逐步恢復,產量連年增加。從2004年到2010年,小麥產量由9195萬噸增長至1.15億噸,增幅達25.2%。且從2006年起一舉扭轉了之前連續六年產不足需的局面,實現產需平衡并有余。盡管今年我國北方冬麥主產區遭遇了冬春連旱,但由于去年麥播基礎好,今年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又降了及時雨,加上積極有效的人工抗旱,水澆地小麥增產趨勢明顯,能夠彌補旱地麥減產損失,我國小麥有望實現連續第八年豐收增產。目前,全國小麥大面積機收基本結束,夏糧增產已成定局。國內小麥供應充足,為市場整體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
2.調控有力,穩定市場有成效
自2006年首次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以來,除2007、2010年托市收購量相對較低,為2894.9萬噸和2240.9萬噸外,2006、2008、2009年收購量都在4000萬噸以上,占當年商品量的比重約在69%、59%和53%,國家掌握了商品糧源的50%以上,調控市場的能力就有了保障。
在執行托市收購政策的同時,國家也定期(基本為每周)在鄭州、安徽糧食批發市場舉行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并根據市場需求調節投放量。收拍兩條線的政策在保證市場供應、維持小麥價格穩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針對大中型加工企業的定向銷售、重點時期的限價約談等,也都著重于市場維穩。在新麥上市期間繼續舉行陳麥的拍賣,對新麥價格過快上漲也將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3.201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預案更為謹慎,啟動范圍將相對有限5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以下簡稱《預案》)。但相比之前的預案,今年的預案更為嚴謹和細化,《預案》啟動機制也更為靈活。《預案》規定,在預案執行期間,以縣為單位,當其小麥市場價格連續3天低于最低收購價時,由中儲糧分公司會同省級價格、糧食、農業、農發行等有關部門核實確認后,報中儲糧總公司批準在相關市縣或全省范圍內啟動預案,較往年“統啟統停”的執行模式更具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從市場表現看,由于陳麥市場價格普遍高于最低收購價,部分地區新麥的上市價格也在最低收購價之上,市場反應相對平淡。到目前,新麥上市已近一個月,國內尚未有啟動《預案》的消息,后期即使啟動,范圍也將十分有限。而從收購主體方面看,在國家貨幣政策從緊的局面下,收儲企業資金緊缺,不敢貿然大量收購,個體糧商、加工企業受倉容和資金限制,只能適量收購。目前,各類收購主體以
謹慎觀望居多。此外,今年國家還適當提高了對委托收儲企業的資格要求,并將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在這些措施限制下,各收購主體的收購行為將會明顯規范。
4.宏觀經濟通脹形勢嚴峻,貨幣政策繼續緊縮
今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居高不下,且整體呈上升趨勢。5月份在豬肉、雞蛋價格大幅上漲的推動下,CPI創34個月以來新高,達5.5%。在通脹的壓力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繼續緊縮。6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的當天,央行即宣布從2011年6月20日起,再度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旨在進一步回籠市場流動性,控制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此外,年初以來國家還數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而6月份豬肉、雞蛋價格繼續上漲、南方地區又遭遇洪澇災害,物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在此背景下,貨幣政策將維持從緊狀態。企業貸款困難,收購資金壓力大,小麥價格上漲空間也將有限。
綜合看來,今年新麥上市價格普遍呈高開格局,后期隨著收購主體的逐漸入市,小麥價格將溫和走強;預案啟動范圍相對有限,市場主體收購趨于理性,不太會出現去年多元主體爭搶糧源、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相對平穩的價格也有利于加工企業入市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