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永康日報
記者 秦艷華 朱青恒

“20年沒種小麥了,去年種了50畝,每畝產量200公斤,前幾天還放在倉庫呢!不是賣不出,主要是沒時間去賣,說好的收購商不知怎么回事拖了很長時間。”種糧大戶胡德馱說。去年豐登合作社被確定為我市首個冬季農作物試驗基地,按照市里的計劃,他家種了50畝小麥。
小麥價格比去年高出不少
記者在他家看到,上百袋包裝好的小麥整齊地堆在倉庫里。
胡德馱說,播種前與本地一土面加工廠簽了收購定單,每公斤2元,對方無償提供小麥種子,可今年小麥價格漲上去了,他們卻沒談好價格,28日小麥剛拉走,對方也沒付清款項。
“按現在價格賣,小麥收入最少能多收入1萬元!”妻子章桂花捧起小麥說。
最近一段時間農資類價格上漲有點多,和原來收購商說好的價格與現在的市場價相比有落差,前兩天,有另外收購商上門收購他家麥子開價便是2.8元/公斤。不過他和前面的收購商已有言在先,也不好再賣給其他人,他也希望收購商能考慮市場的波動,減少他們的損失。
李唯哲種植小麥十幾年,今年種了108畝,前段時間已收割。由于播種的是“908”品種的土麥不愁銷路,多位來自麗水的收購商早早找上門,愿意比去年高的價格收購。
“他們收購小麥主要用于制作土面條,今年利潤不錯,收購價比往年多出3萬元,種小麥收入有十幾萬元。”李唯哲笑瞇瞇地說。
據李唯哲介紹,種小麥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只有把小麥“伺候”好了,才能獲得豐收。“其它省市有些農戶畝產比我們要高,要想豐收還真得下一番苦功!”李唯哲說。
全市小麥1000多畝
記者在市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了解到,全市小麥去年有1000多畝,種的不算多。
近幾年,我市農戶種麥積極性為何下降,胡德馱道出了其中的緣由。據他介紹,現在市場面粉貨源充足,買賣方便,可直接加工食用,而自家種的小麥,收割后還要進行后期加工。雖然播種收割現在大多采用農機具,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但小麥后期加工程序繁瑣,各地加工點也在逐年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