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2011年新產小麥收購價格走勢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5-08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831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糧食局

   5月6日,我國已經進入二十四節氣的“立夏”時節。這個標志著夏季開始的季節,不僅僅意味著氣溫升溫從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且更預示著我國夏季糧油即將陸續登場入市。現在我國冬小麥正在楊花、灌漿期,長江中下游地區,如我國十大夏糧主產區的湖北省襄陽市小麥將在本月下旬收割。對于今年新小麥上市后的價格走勢各方高度關注,下面將作進一步分析。
    像其它糧食品種一樣,近年來我國小麥市場價格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湖北省襄陽市近年小麥收購價,每50公斤2008年77元、2009年每87元、2010年92元,除2008年、2009年是按照國家最低收購價收購外,從2010年起,市場收購價高于最低收購價(201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為90元)。
2011年推動小麥收購價上揚的因素不少,主要有:
    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提振因素。去年10月份,國家決定并公布了再次提高201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2011年生產的白小麥(三等,下同)、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5元、7元和7元。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保持18億畝耕地面積的形勢越來越艱難,大量農民外出務工,農業生產有生力量減弱,人口增長和糧食消費剛性增長使糧食生產和供求形勢嚴峻。作為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是國家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有效舉措。
    國家逐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一方面給農民發展糧食生產吃了“定心丸”,同時也向糧食市場發出了明確的信號。這就是隨著人民收入的增長,國家逐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價格。政策性的提振,是糧食市場價格穩步上揚的主導因素。
    自然災害預期增加了人們對糧食產量的擔憂。盡管農業部調查今年夏糧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但是去冬今春的干旱冰凍和去冬今春夏連旱不可忽視。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顯示,截至2月15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1.04億畝,重旱3033萬畝,干枯421萬畝,有468萬人、250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雖然各地全力抗旱,和一定程度的降雨,旱情一度緩和,但是最近南方旱情又有發展態勢。截至5月4日,南方各省農作物受旱面積546萬畝,水田缺水813萬畝。因旱有119萬人、40萬頭大牲畜發生飲水困難。其中,湖北省有297萬畝農作物受旱,水田缺水518萬畝、旱地缺墑77萬畝。湖南省有32萬人因旱飲水困難,部分縣城供水緊張。云南省有58萬人因旱飲水困難,江蘇省有40萬畝農作物受旱。在小麥楊花、灌漿即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出現嚴重干旱,不能不增加人們對小麥產量的擔憂。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各級政府和農業等部門高度重視,并采取了多項強有力措施抗災救災,相信會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生產成本提高增加了農民出售小麥價格上漲的心理預期。今年新產小麥,從去冬種植,到上市,不僅遭遇冰凍、干旱、蟲害,增加了抗災成本,還遇到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壓力。據湖北省襄陽市糧食局最近進行的調查,今年農民生產小麥的收益將比往年降低。根據入戶調查結果來看,2010年小麥平均單產381.67公斤/畝,畝平成本在439.1元,畝平純收益271.7元;2011年小麥平均單產預計384.27公斤/畝,每畝成本465.5元,畝平純收益259.05元。純收益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生產資料成本上漲造成的,比如種子、化肥、農藥同比上漲5.01%;人工費用同比上漲11.2%;由于柴油價格的調整,機收、機耕同比上漲10.02%,造成畝均收益下降4.86%。種植收益的下降,農民寄希望于出售小麥價格的上升來彌補。
    面粉加工企業急切需要原料。從去年小麥上市到現在,經過一年多的加工,面粉加工企業收購的小麥早已經消耗殆盡,目前只能夠從國家指定的批發市場競買臨時存儲小麥和部分儲備企業輪出的小麥。在新小麥上市季節直接收購農民生產的小麥,是減少中間環節,減低生產成本的有效途徑。因此,面粉加工企業正翹首以待新小麥上市。一般來講,面粉加工企業直接收購的小麥成本,比從批發市場競買回的小麥每50公斤要節省成本80元以上。
    外資企業緊盯小麥市場。在外資企業取得我國油脂市場話語權之后,近年來抓緊了在面粉加工業上對中國的布局。這些企業憑借雄厚的實力,動輒建設日處理小麥上千噸,甚至上萬噸的大型、巨型面粉加工企業。同時,初期以占領市場為目的,不惜暫時犧牲短期效益,高價收購小麥, 必將抬高小麥收購價格。
    社會游資虎視眈眈糧食市場。在國家控制房地產、打擊炒作短缺商品的格局下,社會游資正向農產品領域滲透。作為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人民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糧食商品,是比一般商品更有經營前景的商品。社會游資一旦發現糧食投機有利可圖,就會不遺余力地進軍糧食市場。龐大的社會游資一旦進入糧食市場,糧食市場將烽煙四起,市場價格將扶搖直上。
    今年小麥收購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但是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不是無序經濟,國家強大調控能力對糧食市場價格將會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通脹壓力決定了國家對小麥市場不會坐視不管。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開局良好,繼續朝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消費需求保持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出口增長較快,農業生產形勢向好,工業企業效益改善,居民收入穩定增加,但物價上漲較快。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GDP總量96311億元,同比增長9.7%。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4%,創出32個月以來新高。有關機構預計4月份cpi也不會低于3月份。由于通脹蔓延,CPI 增幅很難低于全年4%的政府調控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CPI上漲中糧食價格的上漲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一季度食品價格上漲占CPI的11%,而糧食價格上漲占食品價格上漲的15%。控制糧食價格過快上漲,是今年控制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國家在密切監測糧食市場價格變動的同時,要繼續運用每周定期拍賣臨時收儲糧食、定向銷售等多種措施保持足量的糧食投放市場,確保糧食市場價格在可控的范圍內。
   國家雄厚的糧食儲備足以穩定波動的糧食市場價格。近幾年我國大量加強糧食儲備,現在全國糧食庫存與糧食消費的比例已經在40%,大大高于聯合國規定的17%?18%的糧食安全警戒線。有了這些儲備糧食,就可以通過拍賣、定向銷售,儲備糧輪換等多種方式調控市場,不至于出現糧食市場價格象脫韁的野馬無法控制。
   逐步完善的糧食法律法規和宏觀調控政策打壓操作糧食市場的非法行為。通過這幾年控制物價的實踐,國家已經掌握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控制國計民生重要商品的手段。去年國家成功地打擊了綠豆、大蒜等商品的投機行為。今年在大米、小麥市場價格過快上漲之時,又運用定向銷售等措施,成功地平抑了市場糧價。今后在糧食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國家完全有能力運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打擊非法行為,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
   基于以上分析和目前及今后糧食市場承受能力,考慮到種糧農民利益,我認為今年新產小麥收購價在最低收購價(國標中等白小麥每50公斤95元)5%左右的范圍內是可行的。(龔錫強)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