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衢州4月19日電 (見習記者 趙小燕)“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正值春耕時節,浙江省工商局將“農資消費維權”定為該省首個“月月3.15”消費維權的主題,并組織工商執法人員來到農村,在為農民送去種子、由專業人員指導農民春耕生產的同時,現場為農民維權。
據了解,浙江農業的基本特點是人多地少,山多田少,但浙江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連續26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其中浙江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自于農業的份額逐年遞增。但受文化知識等因素限制,浙江農民在進行農資產品消費時的維權意識并不強烈。
浙江省工商局的調查顯示,僅27%的農民在購買農資產品時會主動索要相關證明及檢測報告,同時有近七成的農民沒有向經營者索要發票的消費習慣。
“農民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哪些權利,才能在農資消費行為中保護好自己的權益。把農資維權作為浙江省首個‘月月3.15’主題,是因為現在正值春耕,更因為農資產品質量關系農村民生改善、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長朱志泉表示。
在今天的浙江省“月月3.15”主題活動上,浙江工商部門工作人員還來到浙江省江山市石門鎮接受農民咨詢,為農民現場維權,并向他們送去了種子、茶葉,而相關種子、化肥行業等專家也來到現場為農民們答疑解惑。
同時,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2010-2011浙江省農資打假維權典型案例,浙江省消保委還發出了農資消費提示,提醒農民購買農資商品時要做到查驗經營者證照、索要購物憑證、保存樣品等六大注意事項。
據了解,浙江省工商局將從4月起,每月組織一場專項維權活動,將消費維權活動經常化、常態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