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CN財經綜合
評級機構:天相投資 分析師:仇彥英
2010年1-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10.16%;實現營業利潤2,897萬元,同比減少6.8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3,277萬元,同比減少3.13%;攤薄每股收益0.62元;分配預案為每10股轉增10股派現3元(含稅)。
公司主要從事兩系法雜交水稻育種、制種與銷售,目前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審定品種23個(其中雜交水稻品種共19個,國審雜交水稻品種7個),2010年公司制種面積達5.39萬畝,同比增加5.3%。
自然災害導致水稻種子量跌價升。由于2009-2010年連續兩年間天氣異常高溫導致兩系雜交水稻制種減產,國內兩系雜交水稻種子供應偏緊,種子價格普遍上漲,公司2010年實現水稻種子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6.56%。但同時由于制種成本也明顯上漲,公司2010年水稻種子毛利率同比降低2.14個百分點至40.50%。
部分上市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使業績低于預期。2010年公司完成上市發行,根據最新規定,原計入其余發行費用的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相關的廣告費、路演費、上市酒會費等費用517.22萬元應從資本公積調整至當期損益,由此引起管理費用率提高2.87個百分點,導致攤薄EPS降低約0.1元。
外延式拓展帶來新品種新市場。公司上市募投項目為高產、優質、廣適型雜交水稻的育繁推產業化項目,另外,公司還利用超募資金收購了主營三系雜交水稻的四川竹豐種業以及安徽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控股的安徽華安種業,在雜交水稻業務上實現區域與品種的擴張。同時,公司還利用超募資金收購了以玉米育種研發為主業的楊凌登峰種業,為進軍玉米種子業務建立了基礎。
研發投入保證新品推廣輩出。目前公司技術和研發員工占比近40%,公司擁有三個生態研發基地,并積極與科研機構進行合作,近年來公司研發投入維持在4%左右的水平(2010年研發投入889.67萬元,占營業收入4.94%)。2010年,公司共有6個雜交水稻新品種通過審定(其中國審品種3個,省審品種3個),正在參加國家及省級區試的水稻新品種有10多個。研發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產力。
盈利預測和評級。預計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別為1.05元、1.52元和2.24元,以4月1日收盤價48.5元計算,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46X、32X和22X。考慮到公司進入擴張初期,外延式擴張與新品種的推廣有望使公司保持良好的成長性,我們維持“增持”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1)自然災害影響制種產量;2)新品種推廣低于預期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