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24日訊 隆冬時節,記者來到拜泉縣采訪,每到一處,都被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場面所吸引。
在興農鎮進展村巨龍農業專業合作社辦公室里,幾十人正熱烈地討論著。當家人劉占河對記者說,這里面有老社員,還有來要求入社的。幾天前縣里舉辦一個種植業科技培訓班,科技人員介紹了一種叫“等離子體種大豆”的新科技。劉占河告訴大伙兒,這種新科技就是把大豆種子用一種叫“太空機”的機器過上一遍,種子的各種生物性能改變,更加抗旱抗澇,從而達到增產增收,合作社打算今年就采用這種新科技種大豆。來要求入社的農民李春江告訴記者,去年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入社,可吃了大虧了:信息不靈,不懂科技,種植品種差,再加上自然災害,種植的50畝地畝產才50多公斤,收成比入社的社員少了一半還多。今年好了,如果入了社,地由社里統一科學管理,自己也能騰出手搞些副業,這又是一筆收入。
在興國鄉雙仁村魏氏養豬場,記者老遠就看見一排排整齊的磚瓦房。豬場主人魏畔明正在給豬添飼料,看見記者,小魏放下手中的活計介紹說,家中現有種公豬8頭,可繁母豬220頭,年出售種豬達100多頭。“養豬不懂科學可不行,前些年就跟著別人學養豬,可一年下來,苦沒少吃,錢卻沒賺多少,要不是縣里來技術員親手教,那可就慘了。上月縣里辦班我又去學了幾招兒,像如何防疫、什么時間給豬上精料生長快……現在心里都有數了,干啥不講科學都不行啊!”
科學種植、養殖,為農民敲開了致富大門。據縣農委和縣科技局的同志介紹,去年秋收過后,他們就開始了新一輪的以科技培訓、科普展覽、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到目前,全縣16個鄉鎮的農技推廣指導站技術人員正與186名村級農民技術員一起逐村屯培訓示范戶和農戶。在春節后,將繼續組織講師團進行大兵團作戰,采取輻射延伸和試驗示范落實相結合的辦法,到鄉村巡回演講,將先進農業技術直接送到農戶家中,同時完成1000名科技種田示范戶、20000名科技種田輻射戶的業務培訓,完成10萬名農戶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作者: 王克儉 胡曉波 來源: 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