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在線訊(通訊員 劉志堅) 春節將近,筆者在新邵縣陳家坊鎮農村看到,發現農民朋友在置辦年貨中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他們不是在為過春節講闊氣忙購年貨,而是在忙于購置春耕物資和生產用品,買回了新年的春耕生產種子、化肥、農膜等生產用品,出現了歷來從未有過的節前先備春耕物質的新氣象。
陳家坊是一個農業大鎮,62個行政村,7萬多人口,耕地面積4.18萬畝。 往年春節,農民大都無計劃地購買年貨,過年喜歡講排場、擺闊氣,有錢的農戶春節辦年貨樣樣俱全,少數條件較差的農戶也借來錢跟著攀比擺闊,到了春耕生產時,由于資金緊張,該買農用物資沒錢買,致使一年農業生產歉收,影響了經濟收入。
近年,隨著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該鎮廣大農民群眾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向土地要效益已成為他們的共識。同時,該鎮每年春節前,經常組織駐村干部、人大代表們深入各村,與村黨員、組長一道對群眾進行零距離的宣傳教育,倡導大家勤儉過節。通過宣傳教育后,該鎮一些原打算大手大腳花錢過春節的農戶現在都準備把錢花在春耕生產和子女的學習上,他們常在為自己的生活置辦年貨時,還紛紛購置化肥、農藥、良種等農資,打好種田譜,算好增收賬,為土地辦起了豐盛的年貨,準備過一個既歡樂祥和又文明的春節。長江村農民劉志剛,每年種糧20多畝,幾天前,他開著自己的拖拉機買回了500公斤肥料和一臺抽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