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中常因不利的環境條件或管理不當,發生落花落果,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
一、癥狀
番茄開花結果期,發生落花落果。嚴重時,第一穗花、果幾乎全部脫落,第二穗花、果大部分脫落。
二、發生原因
1、生殖發育障礙:在番茄花芽分化過程中,遇到不良環境條件,導致花器不能授粉、受精或不能完全授粉、受精,是番茄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如溫度過高或過低,夜間溫度低于 15℃ ,花粉管不能伸長或伸長緩慢;白天溫度高于 34℃ ,夜間高于 20℃ ,或白天溫度達到 40℃ 的高溫持續4小時,則花柱伸長明顯高于花藥筒,花粉不能散落在柱頭上,而使子房萎縮,授粉不良導致落花落果。
2、管理粗放:根系發育不良,整枝不及時;高溫徒長,營養物質消耗過多;空氣濕度過高或過低,均不利于花粉萌發,引起落花落果。
三、防治方法
1、培育壯苗:早春栽培時,育苗期白天溫度保持 25℃ ,夜溫 15℃ ,防止秧苗徒長或老化。
2、適期定植:避免盲目早定植,防止早春低溫影響花器發育。
3、定植后的溫度控制:定植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約 25℃ ,夜間 15℃ ,促進花芽分化;結果期白天溫度25- 26℃ ,夜間溫度15- 17℃ ,晝夜地溫20- 23℃ 。
4、加強肥水管理:干旱及時澆水,積水及時排澇,均衡供水。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切忌偏施氮肥,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
5、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冬春茬番茄施用生長激素能保花保果。開花時用番茄靈噴花或蘸花較為方便,且果實不易出現畸形。具體方法是:每個花序上有3?4朵花開放時,噴花一次就行,切忌藥液濺到嫩葉上。(作者:吳加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