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社陜西10月15日電(記者 渡公)鯤鵬社獨家報道的《陜西“皮包公司”中標套領走3個縣百萬糧補款》一稿,日前從陜西省農業廳傳來消息,國家財政部和陜西省財政廳、農業廳非常重視,已經開始對包括陜西灑金種業公司在內的企業和相關小麥統供資金情況進行調查。
永壽縣長三點表態
10月11日,永壽縣縣長齊海斌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態說,第一,小麥統供是老百姓比較關心的一件事,歡迎并接受媒體監督。第二,這件事縣上也高度重視。記者報道是個好事,幫助縣上把這個事查實。如果企業確實有問題,查實后追究企業的責任,政府的有關部門有問題就追究有關部門。第三,如果上級有調查,縣上會積極配合,結果給媒體通報。
省種子管理站不認可灑金公司今年在永壽的統供
9月29日,陜西省種子管理站市場管理科陳科長告訴記者,他們也接到了有關這個企業是皮包公司的一個舉報信。灑金公司是2008年在省上辦的種子經營許可證。嚴格按照國家的《種子管理法》和農業部規定,辦省證需要的注冊資金是500萬元。但過去陜西省的種子企業只有百十家,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就把辦證標準降到了200萬元,對企業的場地、實驗室、庫房、設備、人員等也要求的相對低一些。對灑金公司他們已經做了初步調查,正準備上報省農業廳。
對于灑金公司今年未在永壽中標卻在給永壽供種的情況,陜西省種子管理站生產管理科王科長明確說,企業在永壽的供種他們不承認,也就是說,財政補貼資金不會給灑金公司撥付。灑金公司只能作為市場上的一般種子企業買賣種子。
財政和農業部門介入調查
陜西省農業廳種植業處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員10月15日給鯤鵬社記者說,小麥統供的事省農業廳委托省種子管理站實施管理,包括統供企業的招投標工作。這件事現在影響很大,省廳和省財政廳已經組織人員力量開始調查,國家財政部也開始調查。至于陜西省在對待種子企業上有沒有和國家的《種子法》相悖,降低標準,應該沒有。具體是啥情況,目前還正在調查,有問題肯定要糾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