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適宜復合種植耐除草劑廣適大豆新品種設計與培育”成果轉化應用,促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標準化、規范化、輕簡化升級,9月17日,全國農技中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辦耐除草劑廣適大豆玉米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觀摩會。項目承擔單位及17個承擔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示范省的業務負責同志等50人參會,與會代表觀摩了河北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省級示范樣板區,交流了項目選育新品種進展和應用情況。
會議充分肯定了耐除草劑廣適大豆新品種研發選育與示范應用成果。一是技術創新實現突破。研發出新型耐除草劑大豆創制、快速回交轉育、大豆耐蔭性鑒定等育種新技術,創制出XP-2、LT32、京豆425等新型耐除草劑大豆轉化體,通過多基因聚合創制出中聯豆3055GZ、中聯豆1733等耐除草劑、耐蔭大豆新材料。二是優質品種批量育成。結合轉基因和多基因聚合等生物育種技術,培育出脈育511、中聯豆2109、中聯豆5046等6個耐除草劑高產大豆新品種,配套使用草甘膦除草劑,田間除草效果達95%,產量比對照增產8%以上。同時形成以“壯苗抗根腐、安全除草和全程營養”等為核心的綜合技術方案,加快品種推廣應用。三是復合種植適配性提升。通過多基因聚合和耐蔭性評價,育成鹽豆2號、吉育3606等適宜復合種植大豆品種,產量比對照增產8%以上,在復合種植模式下耐蔭性達到中耐及以上水平。明確了玉米和大豆密度互作對復合群體光環境和產量的影響,形成了復合種植模式中大豆和玉米最佳密度和品種配比。
會議指出,耐除草劑廣適大豆玉米新品種是推動帶狀復合種植提質增效的核心支撐,各省要在做示范推典型上下功夫。一是建立產學研一體化推廣機制。以此次會議為重要契機,進一步加強科研院所、種子企業等各方之間的聯動與合作。明確協同推廣機制,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和特長,確保新技術、新品種能夠迅速、有效地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二是打造高標準示范樣板。依據不同品種的特性,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高標準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樣板。通過示范樣板的引領和帶動作用,讓廣大農民直觀地看到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良好效益,激發他們的種植積極性。三是強化典型經驗推廣傳播。及時總結和提煉各地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過程中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廣泛宣傳和推廣。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平臺,開設專題欄目,發布相關信息和技術資料,舉辦培訓班、現場觀摩會等形式,向農民傳授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農民的種植水平和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