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科技新聞網 作者:李艷萍
近日我省大部分棉區連續陰雨,日照不足,棉田濕度較大,易誘發各種病蟲害及棉花瘋長、爛鈴和幼蕾脫落。特提醒廣大棉農朋友雨后加強棉田的管理。
一、及時排水防倒伏對有積水的棉田,雨后要及時將積水排出田外,確保棉田積水不超過24小時,以防澇害造成的棉株黃葉、爛根、爛鈴。
二、積極整枝防爛鈴雨后棉田濕度大,極易引起棉株瘋長,造成下層棉鈴發黑、腐爛。應及時打掉下部主莖老葉和空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對于爛鈴、病鈴及下部老熟的黃鈴,應及時采摘并帶出田外,隨時剝曬,防治病菌蔓延危害。
三、根外追肥防早衰通過近日下鄉調查發現,進入8月份以后,棉田都輕重不等地出現缺鉀、硼癥狀,缺鉀重的整株葉片黃化枯脫,輕的部分葉片開始生理黃化;缺硼癥狀是葉片暗淡無光,心葉皺縮不平,嚴重者可“花而不實”。應及時噴施鉀肥、硼肥,隔7~10天噴一次,連噴4次左右,可以明顯減輕落蕾、落花和缺鉀引起的紅葉莖枯病,能增產15%左右,畝可增產30公斤以上。
四、適時化控防瘋長雨后,棉株極易發生瘋長,引起蕾鈴脫落,而用縮節安可以穩定棉株生長。一般畝用縮節安3克左右,對水30~40公斤噴施。噴縮節安時要注意做到全株著藥,并以邊心化控為主。若噴后6個小時內遇大雨,應酌情減量補噴。
五、科學用藥防病蟲連續陰雨后,棉株瘋長,易發生盲椿象和枯萎病、黃萎病。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克對水30公斤噴霧,可防治盲椿象。對于棉花枯萎病、黃萎病,可畝用保鮮克30克對水60公斤,或用多菌靈8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
成安縣農業局李艷萍文韶華陳啟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