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花生田瘡痂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已成為危害花生的一種重要病害,發病情況據近日調查,花生部分地塊發生瘡痂病,以3323、285兩個花生品種發病地塊明顯得多,花生田發病面積在20%以下,病撮率一般在10%以下,田間明顯表現為點片發生。
花生瘡痂病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天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近年,花生田瘡痂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已成為危害花生的一種重要病害。花生瘡痂病減弱花生長勢、引起提早落葉、導致花生減產。
一、發病情況 據近日調查,花生部分地塊發生瘡痂病,以3323、285兩個花生品種發病地塊明顯得多,花生田發病面積在20%以下,病撮率一般在10%以下,田間明顯表現為點片發生。在發病地塊,莖上部彎曲、頂部葉片卷曲這些可遠距離目測的明顯癥狀,一般是2~5撮一點片,最多10多撮。還有一部分莖和葉上已有癥狀,但不近距離仔細觀察,不能發現病撮。
二、發病重的原因
1.防葉斑病使用低含量多菌靈(復配劑),或使用不含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成分的其它藥劑,對瘡痂病預防效果差或無預防效果。
2.花生品種不抗病。此病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有利于發病,近期隨著雨、露、霧的出現,病害傳染加重。不抗病的花生品種表現病害嚴重。
三、防治技術 各花生產區應做好調查和監測,對已經明顯發病的地塊要立即用藥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
2.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
3.用50%多菌靈粉劑(不含硫磺等其它成分)300~400倍葉面噴霧,5~7天用藥1次,連續用兩次,可以很好地防治病害。(灤縣農業畜牧水產局植保站 王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