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是黑木耳菌棒制作、香菇菌棒培育的關鍵時期,也是秀珍菇等食用菌出菇上市的旺季。為應對高溫“烤”驗,保障菇農“錢袋子”,特提出以下技術措施供參考:
科學制棒
提倡用清涼水拌料,基料含水量要適中,規格為15×55厘米的黑木耳料棒,重量以1.6公斤為宜。拌料后需及時裝袋滅菌、防止酸化,盡量在 2 小時內完成滅菌。菌種使用前要做好質量檢查,接種應安排在早晚氣溫較低時段進行,并嚴格遵循無菌操作要求。
控溫發菌
選擇適宜的場所:室外應選擇通風良好、有水源的地方,在棚外加蓋遮陽網;室內應選擇干燥、陰涼、通風的底層房間養菌,或具備控溫條件的場所。同時,要做好發菌場所的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
遮陽降溫,加強通風:采用遮陽噴淋、濕簾、軸流風扇或引入跑馬水等方式降溫。加強發菌場地通風,通風換氣和散熱應在早晚進行。
減少菌棒搬動,加強刺孔管理:盡量減少菌棒搬動,推遲刺孔放氣。確需刺孔通氣的,選擇在早晚時段分批少量進行。同一發菌場地需分批對菌棒進行刺孔,防止高溫燒菌。
及早做好菌棒散堆、移堆:選擇室內或室外通風散熱好的場所進行散堆、移堆,注意輕拿輕放,避免振動菌棒,且操作需安排在早晚時段。
品質管控
處于出菇階段的,在搞好環境衛生的同時,應用防蟲網和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措施,防止因高溫高濕引發病蟲害為害及高溫導致減產;產品采收后,貯運環節需全程冷鏈,防止品質下降。 (程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