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買種子最好先咨詢農技推廣中心,挑選適宜種植的品種
諸暨日報訊 (記者 蔡東森) 這些天,我市部分早熟玉米開始陸續上市,但直埠鎮孫郭村村民郭國泰卻高興不起來,因為自家種的5畝多早熟玉米全成了“畸形兒”,讓他損失不小。
地里全是連體玉米
今年2月,郭國泰在城區某種子商店購買了8包早熟玉米種子,3月育苗、4月播種。等到快收成時,卻發現每株玉米稈上,一個節位長出了兩三個甚至更多個不怎么結實的玉米。
6月12日上午,記者隨郭國泰到他的玉米地里轉了一圈,發現幾乎所有的玉米稈上,一個大點的玉米棒周圍都分發出幾個小玉米,最多的一株玉米稈一個節位竟然有5個玉米。
郭國泰告訴記者,1個玉米分發出多個來,一方面營養跟不上,另一方面產量沒了,這樣的玉米一點經濟價值也沒有。
5畝地損失逾萬元
郭國泰說,這個品種他是第一年種植,本來是看中這個早熟品種皮薄、甜糯,沒想卻種出這樣的怪玉米來。他拿出玉米種子的包裝,記者看到,上面注明“上海種業”,品種名稱為“申糯2號”,標有“國審玉2005036”審定編號。
一整塊玉米田,全部出現“多胞胎”情況,郭國泰首先懷疑種子出了問題,他多次聯系賣種子的商店,都沒有結果。“店家說原因他也講不出來,只是讓我把小的玉米掰掉,趕緊追加肥料。”郭國泰說,現在增加肥料已太晚了,掰得不好玉米就會死掉。
郭國泰大致算了一下,今年種玉米損失逾萬元。
可能是種子不適應環境
6月12日,帶著諸多疑問的郭國泰,前往市農技推廣中心向農技專家咨詢。
市農技推廣中心工作人員看了種子包裝和玉米樣品后說,各個品種有各自的特性,這個品種到諸暨來種植,很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在肥料條件充足的條件下,這種“多胞胎”現象也屬正常。“以后在選種子時要謹慎,明年選種時就該回避這個品種。”
市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還現場教了郭國泰一些補救措施,以減少損失。
專家提醒:農戶在選購種子時應到正規的種子商店購買,最好能索要發票。如大面積種植,購買種子前最好先咨詢農技推廣中心,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郭國泰向記者展示怪異的連體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