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熱線8451234消息(記者 謝曉麗)近日,聊城市東昌府區馬官屯村的王長貴撥打本報新聞熱線反映,2008年他購買的棉種,播種后出苗率僅有10%。事發后,商家關閉門市部。王長貴投訴近兩年,仍沒解決。
2008年4月13日,王長貴在湖南路與聊牛路交叉口的金瑞豐種業門市部,花費342元購買了12袋標有河北鳳凰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中植棉108號棉種。但王長貴把棉種播種在20畝地里后發現,這些棉種的出苗率僅有1/10。王長貴說,他于2008年4月底找到種子經銷商季立超,兩人在5月1日簽署了一份證明:聯合向廠家提起賠償。不久,王長貴發現金瑞豐種業門市部關門了。而因為出苗率太低,種植季節也過去了,不得不全部重種,最終給他造成損失21842元。開發區工商局個體工商戶登記情況顯示,王長貴投訴的金瑞豐種業的經營者為李慶超,但這家門市部給王長貴的名片以及證明信上都寫的是“季立超”。
針對王長貴的遭遇,開發區工商分局副局長周勇介紹說,當時接到投訴后,工作人員就進行了調查取證,詢問了當事人。準備查封該店時,門市部卻關門了。2009年,周勇與執法人員又到東阿找到了李慶超家,但李慶超的母親說,兒子一年前就去青島打工了,沒回來過。周勇說,此事的難點在于找不到當事人李慶超,工商部門難以調解。他建議王長貴向法院或者公安經偵部門報案。開發區工商分局辦公室主任崔玉成說,工商部門體諒他的難處,也想為他盡快解決問題,但找不到當事人,確實不好調解解決。崔玉成表示,工商部門會注意線索,看能否幫王長貴找到李慶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