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玉米紋枯病的防治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5-05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285
 

    玉米紋枯病由病原真菌浸染引起。是水稻和玉米的共同重要病害,近幾年來在我縣有偏重發生發展的趨勢。該病害一般在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植株下部近地表葉鞘開始發病,逐漸向上部擴展蔓延至葉片和果穗,嚴重時引起籽粒腐爛,若不及時治療,將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葉鞘病斑初為水漬狀、橢圓形或不規則,各病斑相連而呈現云紋狀并包裹整個莖桿,當濕度高時,病部展出稀疏的白色菌絲體和褐色小菌核。種植密度大、地勢低洼、土壤相對濕度大、氣溫高、氮肥施用過多的地塊發病較重。目前已成為我縣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

    防治技術:按照“預防為主、綜合法治”的原則。1、選用高產抗病品種。結合當地實際,不同生態區域,選用適宜高產抗病品種;2、規范化、合理密植。玉米的種植密度應根據土壤、水肥條件、品種特征特性、氣候條件、播種節令等因素決定,如:披散型、高桿品種,基本苗不超過3500株/畝;緊湊型、矮桿品種,基本苗在4000株/畝左右;3、科學施肥。玉米的施肥也應根據土壤的結構、肥水條件、需肥規律、種植密度、產量指標等,結合測土配方,合理施用。重施底肥、補施追肥,主攻穗肥、補施粒肥;4、清潔田園,清除或降低初浸染菌源。在播種前、整地時,清除上季留存在地里的秸桿,消除次生浸染來源。5、及時進行病葉鞘、葉片摘除處理,結合藥劑治療。一般在發病初期,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治療,摘除病葉鞘、葉片或病株,并將其遠離田地。同時用井崗霉素藥劑進行噴灑或人工涂敷。加強中耕大培土,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