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消息 4月27日,隆平高科發布公告,杜邦先鋒良種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鋒國際)原中國區總裁劉石先生將出任公司總裁一職。28日,隆平高科召開股東大會停牌一天,29日,二級市場對公司聘用劉石擔任總裁做出反應,早盤,隆平高科股價高開高走,一度沖至漲停關口附近。
讓業界關注的是,登海種業、敦煌種業依靠與先鋒國際成立合資公司,大力推廣著名的玉米種子先玉335而烏雞變鳳凰的神話,是否會隨著先鋒國際中國區原掌舵人劉石到來,再度在近幾年業績乏善可陳的隆平高科身上重演。
兩家種業公司盈利機器的背后
從登海種業2009年財報上可以看出,公司2009年先玉335的營業收入為3.1843億元,毛利率高達74%,營業收入占比高達55%,而本公司的登海3622的營收占比只有5.06%,僅為0.2928億元。另一家上市公司敦煌種業也存有類似的情況,中信證券此前發布的報告認為,先玉335為敦煌種業貢獻了接近20%左右的營業收入和70%的毛利率,未來幾年先玉335仍將是公司的主要利潤增長點。
先玉335由先鋒國際公司研發,中國大陸市場,經由劉石推廣,幾年內迅速擊退了長期占據國內其他玉米品種,成為玉米種子的首選。
2002年,登海種業與先鋒國際成立合資公司,自此成為登海種業的盈利機器。之后,先鋒國際與敦煌種業也成立了公司,立即成為后者的穩定收益來源。
根據中國農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的預測,今后10年中國要實現玉米的基本自給,單產應在目前的5250千克/公頃的基礎上每年增加150千克/公頃。要達到這一目標,玉米生產必須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優質玉米種子的生產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廣闊的市場前景,讓業界繼續看好登海種業與敦煌種業的發展。
方正證券行業研究員陳光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先玉335的成功40%歸功于種子的優良品質,60%是因為劉石的成功營銷模式。”劉石以先玉335的技術優勢為基礎,創造性的推出按粒銷售的營銷模式,使先玉335在中國大陸大獲成功。
劉石先玉335的神話在業界聲名遠播
劉石能否復制先玉335奇跡
與登海種業、敦煌種業近兩年業績持續上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隆平高科自2007年后業績的持續下滑,財報顯示,2008年扣除非經常損益后,隆平高科虧損1393萬元。公司不得不開始尋求主業以外的投資業務來尋求業績支撐,以致形成目前上市公司業務龐雜,主次難分的局面。
從隆平高科2009年財報上可以看出,公司雜交水稻種子的營業收入占比為48.71%,毛利率僅為34.97%,不及登海種業先玉335毛利率的一半。另外,隆平高科玉米種業的營收占比只有6.75%,大大遜色于登海種業,甚至連只有敦煌種業的三分之一。
從財報上看,隆平高科資本市場上的投資業務虧損嚴重,上市公司有意強化主業。2009年,隆平高科以3600萬元現金收購山西屯玉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北京屯玉60%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據了解,山西屯玉是國內最早的玉米種子企業之一。
業界認為,隆平高科請來劉石,是冀望于其在水稻種子業務上復雜先玉335的神話,而先玉335將在其間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目前還未有消息。
從劉石的簡歷上來看,1993年至2001年,其擔任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商務經理,負責開發大陸業務,在此期間率先在中國大陸成功推廣了抗蟲棉技術。2001年至2010年劉石出任杜邦先鋒中國區總經理,在中國種業市場首創了價值營銷的商業模式,成功推廣了單粒播種技術,改變了中國種業發展的流向。
兩家國際領先的農業公司的任職履歷上來看,劉石開拓了上述兩家公司在大陸的業務局面,將公司的技術與中國的農業以及市場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其獨到的營銷策略,在先玉335的成功上得到完美的體現,而且并成就了登海種業與敦煌種業兩家上市公司近兩年業績的持續上漲。
今年年初,劉石在博客上透露于1月5日正式離開先鋒國際,之后,劉石接到不同行業多家公司的邀約,面對諸多的邀請,劉石的態度是: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休息,休息一下。
隨著4月28日隆平高科公告的發布,劉石去向塵埃落定,4月29日早,劉石在博客中透露已赴任隆平高科兩個多星期。之所以選擇隆平高科,劉石認為隆平高科原總裁顏衛彬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袁隆平先生的品牌價值以及一支很有經驗和能力的團隊。
隆平高科董秘彭光劍告訴和訊網,劉石目前對公司還沒有完全熟悉,戰略思路還不完整,目前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框架出來,過一段之后,才能接受采訪。(倪洪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