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介發布2010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通知
粵農辦〔2010〕103號
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農業局、畜牧獸醫局,有關科研、教學單位,省畜牧獸醫局,廳各處室、事業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三農”決策部署,切實加強農技推廣工作,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升農民科學種養水平,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對農業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的支撐作用,根據《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評審管理辦法(試行)》,我廳組織遴選了2010年67個農業主導品種和28項主推技術,現予以推介發布。
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以及示范展示等活動,廣泛宣傳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提高廣大農民選擇應用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的積極性。
附件:2010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二0一0年四月七日
附件:
2010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一、主導品種(67個)
(一)水稻(20個)
1.培雜泰豐 除粵北地區不宜作早季稻種植外,全省各地可作早、晚造種植。
2.五優308 適宜廣西區中北部、廣東省北部、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中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浙江省南部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3.天優122 適宜廣東、廣西早晚稻作中熟種植;適宜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作中遲熟或中熟晚秈稻種植。
4.天優998 適宜廣東、廣西早晚造種植;適宜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作雙季中遲熟晚秈稻類型推廣應用。
5.粵晶絲苗2號 適宜廣東省各地早、晚造種植。
6.黃絲占 華南雙季稻區可早、晚造兼用,長江流域可作雙季晚稻和一季晚稻種植。
7.合美占 適宜我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區的平原地區早、晚造種植。
8.桂農占 適宜我省各地晚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
9.黃華占 華南雙季稻區可早、晚造兼用,華南稻區以外的南方稻區可作雙季晚稻、一季晚稻和中稻種植。
10.玉香油占 我省各地早、晚造種植,但粵北稻作區早造根據生育期布局慎重選擇使用。
11.銀晶軟占 適宜我省各稻作區早、晚造種植,但粵北稻作區早造根據生育期慎重選擇使用。
12.豐美占 適宜我省各地晚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13.博優691 適宜廣東省粵北以外各地晚造種植。
14.天豐優316 適宜廣東省各稻作區晚造、粵北以外稻作區早造種植。
15.秋優3008 我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區的平原地區晚造種植。
16.華優665 適宜我省各稻作區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區晚造種植。
17.華優638 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區晚造種植。
18.龍優665 適宜我省粵北以外地區晚造種植。
19.湛優226 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
20.萬金優133 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晚造種植。
(二)玉米(6個)
1.華寶甜8號 適宜廣東、廣西、海南、云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區種植。
2.粵甜13號甜玉米 該品種具有溫帶和熱地血緣,適宜全省的春秋種植,北部山區夏季種植和西南地區的晚秋和早春種植。
3.粵甜10號甜玉米 適宜全省的春秋種植,北部山區夏季種植和西南地區的晚秋種植。
4.正甜68甜玉米 適宜廣東全省種植。
5.廣糯2號 適宜廣東全省春、秋種植。
6.廣甜3號 適宜廣東全省春、秋種植。
(三)蔬菜(16個)
1.綠寶芥蘭 適宜廣東全省種植。
2.農夫長茄 適宜華南地區春、秋種植。
3.匯豐二號辣椒 適宜我省粵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粵西地區及華南地區其它綠皮尖椒種植地區種植。
4.白沙遲花晚蘿卜 適宜我省中南部地區冬季、早春播種,其他地區晚秋播種。
5.白沙夏優3號棱絲瓜 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
6.雅綠二號絲瓜 適宜于廣東省內春、秋季種植。
7.夏綠3號絲瓜 適宜華南地區種植。
8.寶豐豇豆 適宜廣東、廣西種植。
9.豐產二號豇豆 適宜廣東、廣西種植。
10.豐綠苦瓜 適宜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區種植。
11.黑優1號冬瓜 適宜全國各地種植。
12.夏冠一號節瓜 適宜華南及華中、華東大部分地區種植。
13.冠華4號節瓜 適宜華南地區種植。
14.油綠50天菜心 適宜華南地區種植。
15.油綠701菜心 適宜華南地區種植。
16.油綠80天菜心 適宜華南地區種植。
(四)水果(5個)
1.廣粉1號粉蕉 適宜廣東省未種植或少種植粉蕉的新蕉區或較遠離枯萎病園的新蕉園、冬季極端最低溫5℃以上、無嚴重霜凍的地區周年可種植,尤其是可春植。
2.粵脆菠蘿 廣東省除粵北山區外,其余地區均可種植。另外,廣西、海南、臺灣均可種植。
3.粵引天草桔橙 適宜廣州以北地區種植。
4.金雞心黃皮 適宜種植黃皮的地區種植。
5.珍珠番石榴 適宜廣東省中南部地區種植。
(五)花生(5個)
1.粵油7花生 適宜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區以及江西、湖南兩省南部地區種植。
2.粵油13花生 適宜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區以及江西、湖南兩省南部地區種植。
3.汕油188 適宜廣東省水田與旱坡地作春、秋季種植。
4.仲愷花1號 適宜在我國南方花生產區作春、秋季種植。
5.湛油75 適宜在我國南方花生產區不同類型的土壤中推廣種植。
(六)甘薯(3個)
1.廣薯79甘薯 我國南方薯區水旱田都適宜種植。
2.廣薯87甘薯 我國南方薯區水旱田都適宜種植。
3.湛薯01-2 我省旱坡地及水旱輪作田種植。
(七)花卉(2個)
1.汕農鳳凰 適宜我省具有降溫和加溫設施的溫室或大棚條件下種植。
2.紅日蝴蝶蘭 全國各地溫室大棚控溫設施栽培條件下均可種植。
(八)甘蔗(1個)
粵糖00-236 適宜廣東、廣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地蔗區地力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旱坡地、水旱田作冬植、早春植與保留2年以上宿根栽培。
(九)茶樹(1個)
英紅九號茶樹 適宜廣東省粵東、粵北、粵西茶區以及廣西南部、四川、福建、湖南南部等茶區種植。
(十)蠶桑(4個)
1.粵椹大10桑樹 適宜全國栽植。
2.粵桑11號桑樹 適宜于長江以南地區栽植。
3.兩廣二號蠶 適宜華南蠶區飼養。
4.粵蠶6號蠶 適宜廣東、廣西、江西等蠶區飼養。
(十一)畜禽(4個)
1.嶺南黃雞I號、II號配套系 適宜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飼養。
2.粵禽皇2號、3號雞配套系 適宜全國(西藏除外)飼養。
3.華農溫氏1號豬配套系 適宜中國沿海和南方地區飼養。
4.深農豬配套系 適宜全國,尤其是中國南方地區飼養。
二、主推技術(28項)
(一)綜合(3項)
1.測土配方施肥
2.作物秸稈腐熟還田技術
3.“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技術
(二)農機化(3項)
1.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
2.甜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化技術
3.馬鈴薯收獲機械化技術
(三)水稻(1項)
水稻“三控”技術
(四)玉米(2項)
1.鮮食甜、糯玉米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甜玉米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五)蔬菜(3項)
1.辣椒病蟲害綜合防治高產栽培技術
2.番茄和茄子主要病害可持續控制技術
3.華南特色瓜類蔬菜深加工技術
(六)果樹(4項)
1.無公害珍珠番石榴標準化栽培技術
2.柑桔良種無病毒苗木繁殖技術
3.嶺南特色水果在珠江三角洲河網沖積平原區標準化栽培技術
4.嶺南特色水果原汁及其系列飲料加工關鍵技術
(七)花卉(4項)
1.優質百合鮮切花商品生產技術
2.紅掌盆花生產技術規范
3.蝴蝶蘭栽培技術
4.金錢樹栽培技術
(八)茶葉(1項)
廣東嶺頭單樅茶加工技術
(九)食用菌類(1項)
優稀食用、藥用真菌周年高效栽培與加工技術
(十)畜牧獸醫(5項)
1.雞球蟲疫苗免疫技術
2.雞抗應激飼料與飼養技術
3.豬抗熱應激技術
4.動物疫病血凝HA/HI自動檢測、分析一體化技術
5.對蝦環保高效飼料配方技術
(十一)信息(1項)
農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服務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