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農種[2010]32號
福建省農業廳關于印發《福建省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區)農業局:
為了進一步加強種子管理,凈化種子市場,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維護廣大農民利益,推進種子產業健康發展,農業部將2010年定為全國“種子執法年”,并制定了《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農辦農〔2009〕148號)。按照農業部的統一部署和《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我省實際情況,我廳制定了《福建省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特此通知。
附件:福建省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
福建省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
為了組織開展好我省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切實加強種子管理,構建海峽西岸和諧種子市場,促進海峽西岸現代農業發展,根據《種子法》、《福建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農業部《2010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依法行政和科學發展觀,以建設海峽西岸現代種子產業為核心,以深入貫徹種子政策法規為保障,以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為根本,以嚴格執法為重點,以規范企業從業行為為切入點,以集中整治和引導教育為手段,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的原則,通過加大種子執法力度,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凈化種子市場,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促進我省種子產業健康發展。
二、活動目標
緊緊圍繞“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加快海西現代農業發展”這一工作主線,通過開展持證企業資質條件大檢查,規范種子生產、經營主體,清理不合格的種子生產、經營企業,提升種子企業實力;通過開展種子基地和市場大檢查,打擊種子生產、經營的違法行為,建立種子市場良好秩序;通過公開種業相關信息,提高農業部門執法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通過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加大種子市場監管力度,確保我省農業生產的品種種植安全、供種數量安全和種子質量安全。
三、工作任務
(一)開展持證企業資質條件大檢查,規范種子生產經營主體。
1、檢查對象和檢查內容:
一是持有主要農作物商品種子生產許可證的種子企業。檢查種子企業領取許可證后,是否按照《福建省農業廳關于辦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通知》(閩農種〔2005〕475號)規定的許可條件,常態保持:注冊資本不低于法定要求,種子生產基地條件符合標準和規定,種子晾曬烘干、倉儲、檢驗等設施的面積足夠、數量完備和性能良好,種子生產、檢驗技術人員人數齊全和資格證明有效。種子生產和檢驗技術人員每人只能受聘于一家企業。
二是持有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的種子企業。檢查種子企業領取許可證后,是否按照《福建省農業廳關于辦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通知》(閩農種〔2005〕475號)規定的許可條件,常態保持:注冊資本不低于法定要求,種子經營場所、加工、倉儲、檢驗等設施的面積足夠、數量完備和性能良好,種子加工、貯藏、檢驗技術人員人數齊全和資格證明有效。種子加工、貯藏和檢驗技術人員每人只能受聘于一家企業。
2、檢查方式和時間安排:
1-3月:持證企業自查。按照“誰發證、誰通知”的原則,由發證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通知持證企業按照資質條件的規定和要求,進行徹底自查自糾,確保自查到位、整改到位、資質條件達標。
4-6月:發證機關檢查。按照“誰發證、誰檢查”的原則,由發證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持證企業進行實地實質檢查。種子生產許可證按照生產季節的安排情況實行抽查,種子經營許可證實行逐一逐家全面檢查。檢查時應如實詳細填寫《資質條件監督檢查情況表》(見附表1、2),每本許可證填寫一式兩份,一份留存被檢企業,一份由檢查人員帶回。對不符合持證資質條件的種子企業,發證(檢查)機關要責令其限期改正。
7月:匯總上報檢查情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設區市農業局將本轄區的檢查清理情況進行匯總,并將檢查清理結果報省農業廳種子總站。
8-9月:上級機關督查。按照《行政許可法》“上級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的規定,8月我廳組織對各地的檢查清理情況進行督查,9月迎接農業部對我省進行持證企業抽查和工作督查。
10月:處理不合格企業。按照“誰發證、誰處理”的原則,由發證(檢查)機關對不符合持證資質條件的企業的整改情況進行再次檢查,對于未完成整改的種子企業,按照《福建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第23條的規定,依法撤銷其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并將撤銷決定的文書抄報我廳和工商管理部門,同時向社會發布公告。
(二)開展種子基地和市場大檢查,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行為。
1、全面檢查和監管雜交水稻制種基地。
一要堅決打擊無證生產行為。在種子生產的播插季節,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組織執法管理人員進村下地,查實每片制種田的所屬種子企業及其種子生產許可證的辦理情況。對于未取得許可證或者套用、偽造、變造、買賣、租借許可證,或者超越許可證規定的組合、生產地點安排種子生產的,要按照《種子法》第60條的規定責令改正,并依法嚴肅懲處,觸犯刑律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二要強化種子生產過程管理。對于已依法辦理許可證,并按照許可證的規定生產種子的企業,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其種子生產過程的跟蹤管理。要在種子生產的關鍵時段,組織開展生產條件、隔離條件、田間質量和生產檔案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從源頭上嚴把質量關。要在種子收購季節協調種子收購價格。要聯合工商、公安等有關部門打擊搶購、套購、打“白條”、不履行合同等違法行為。
2、全面檢查和監管種子市場。
(1)檢查范圍和檢查內容:重點在春季檢查各縣(市、區)的雜交水稻和蔬菜瓜果種子市場。
一查種子質量:主要檢測凈度、水分和發芽率等三項質量指標,春季種子市場檢查所扦取的雜交水稻種子樣品還須進行品種純度田間同季鑒定(與大田生產同步種植)。
二查品種真實性:對春季種子市場檢查所扦取的雜交水稻種子樣品開展品種真實性鑒定。
三查種子標簽:重點檢查種子標簽標注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規范性。檢查內容見附表3。
四查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經營檔案:重點檢查經營證照、經營范圍以及經營檔案建立、記載和保存情況等。檢查內容見附表4。
五查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重點檢查是否屬于未審先推,以及品種名稱、審定編號、適宜種植區域、品種退出和授權品種生產商是否經品種權人許可等信息。檢查內容見附表5。
六查轉基因品種:檢查市場上銷售的雜交水稻種子,以及進口的油葵和亞麻種子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
(2)檢查方式和工作要求:由省、市、縣三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統一協調、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的原則,根據行政執法檢查和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工作規范的有關法律規定,組織具有檢查資質的人員組成檢查組對被檢查點進行現場檢查和扦取檢測鑒定樣品。
一是現場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種子標簽、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經營檔案、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由各設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內各縣(市、區)的種子行政執法人員,對各縣(市、區)所有大型種子集中交易市場和城關所在地的所有種子經營者進行拉網式全面徹查,做到絕不漏查、不失查,每個種子經營者至少抽查3個種子樣品;對雜交水稻和蔬菜瓜果種植大鄉(鎮)的基層種子經營者進行抽查,每個縣(市、區)至少抽查10個基層種子經營者,每個經營者至少抽查2個種子樣品。
檢查人員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施檢查,要使用農業部統一規定的檢查文書(詳見附表3、4、5),并如實全面記錄有關信息,并要求被檢經營者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確認。檢查記錄表格一份留存被檢經營者,一份由檢查人員帶回。
二是樣品扦取:檢測鑒定內容包括種子質量、品種真實性、轉基因品種。由我廳組織種子扦樣員,被檢查經營者所在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配合,共同完成樣品扦取。按照農業部的規定,全省檢查2個大型種子集中交易市場(每個種子市場抽查不少于15個經營者)和10個基層種子經營者,每個經營者抽查2個種子樣品。
(3)結果處理: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據《種子法》和《福建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及時進行查處,實行檢打聯動,及時打擊種子違法行為,該罰款的要罰款,該沒收的要沒收,該吊銷許可證的要依法吊銷,該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要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處理結果要及時進行通報并在網上公布。
(4)時間安排:根據我省春季農業生產和種子供應的季節特點,對種子市場檢查作出如下安排:
1月:下發通知到各市、縣(區),對全省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進行統一部署,并成立我廳“種子執法年領導小組”;
2月初:召開全省種子工作會議,對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2月下旬-4月: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本通知的具體規定和要求,組織開展春季種子市場大檢查;
4月底:一是各設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將本轄區的種子市場現場檢查結果匯總表(見附表6)、經現場檢查有違法行為的檢查記錄表(表3.4.5)復印件、檢查工作總結一并上報我廳種子總站。二是我廳將檢測樣品寄到相關檢測鑒定機構;
5月初:我廳將春季市場檢查結果報送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種子處;
5月底:我廳公布春季種子市場檢查結果,并報農業部備案。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隨著種業市場國際化、經營主體多元化、種子品種多樣化、種子來源復雜化和市場競爭加劇化進程的加快,我省種子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亟待進一步整頓和規范。主要表現在無證生產、搶購套購、假冒品種、侵犯品種權、虛假廣告、未審先推、制售假劣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擾亂種子市場秩序,影響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直接損害農民利益。因此,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管市場、保質量、保供應、為農民”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種子管理,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為了加強對種子執法年工作的組織領導,我廳成立以陳紹軍廳長為組長、姜紹豐副廳長為副組長的“種子執法年領導小組”,成員由廳政策法規處、種植業管理局、科教處、種子總站、執法總隊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種子總站,由省種子總站站長任辦公室主任。各地要成立以一把手為組長的“種子執法年領導小組”,并明確由種子管理機構牽頭,負責執法年的具體工作,各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要積極支持配合種子執法年活動,確保執法年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環境。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對種子執法年活動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執法管理環境。一要及時主動向當地政府領導匯報種子政策法規的要求和目前種子市場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取得領導對種子執法管理工作的重視和支持;二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宣傳導向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以及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種子執法年活動的重大意義、先進經驗和工作成效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報道,取得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
(三)加強督查,確保工作到位。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執法工作的督查督辦力度,確保執法管理措施有力有效。一是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一把手要全程關注、關心和支持執法年活動的各項工作,特別要督促本部門各有關職能機構加強協作,形成執法合力;要深入種子集中交易市場和鄉(鎮)基層種子店進行現場檢查、督查,提高執法力度,特別要對違法案件的查處親自過問、全程督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違法必究,提高執法威懾力。二是各設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發揮區域管理和承上啟下的作用,組織協調本轄區各縣(市、區)有序、有力地開展種子執法工作;要在各項活動的關鍵時期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進行現場督查、指導,督促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特別要對跨縣域的種子案件重點督查督辦,對跨設區市的種子案件及時上報我廳,確保案件查處工作不放松、不放空、不變通;要確定專人收集匯總本轄區內種子執法年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上報我廳,為領導決策服務。三是我廳將在種子供應的高潮階段,組織種子執法人員分赴各設區市進行市場檢查和工作督查,對于執法不嚴、督查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將給予全省通報批評,同時,為了更好地推動種子執法管理工作,我廳計劃對全省種子執法年活動進行考核評優。
(四)公開信息,提高執法水平。信息是執法工作的先導和橋梁。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本轄區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信息、種子生產供需信息、品種推廣信息、種子執法信息、種子市場檢查信息、種子質量抽檢信息及時公開,并隨時報我廳,以便我廳及時上報農業部。農業部將以中國種業信息網為平臺,建立種子管理信息查詢系統,做到各種種業信息可查詢,促進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高依法行政、宏觀調控和行業指導水平,促進種子企業發展和農民群眾增收。
附表:1.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資質條件監督檢查情況表
2.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資質條件監督檢查情況表
3.農作物種子市場檢查種子標簽檢查記錄表
4.農作物種子市場檢查種子經營檔案檢查記錄表
5.農作物種子市場檢查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檢查記錄表
6.各設區市農作物種子市場現場檢查情況匯總表
查看附件:
1. 附件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