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汝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汝州市農科所所長、黨支部書記胡新正帶領全所科技人員堅持以科研為中心,以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緊緊圍繞建設富裕汝州、文明汝州、平安汝州的總體目標,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全力服務“三農”,為促進汝州市農業發展、農民增..
河南經濟網訊 在汝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汝州市農科所所長、黨支部書記胡新正帶領全所科技人員堅持以科研為中心,以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緊緊圍繞建設富裕汝州、文明汝州、平安汝州的總體目標,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全力服務“三農”,為促進汝州市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示范推廣 成績斐然
在胡新正所長的帶領下,農科所引進示范小麥、玉米、紅薯、谷子、南斯拉夫油葵等農作物新品種15個,推廣面積達45萬畝。2004年,他帶領全所科技人員示范推廣優質高產多抗大穗玉米新品種國審豫玉25號,在汝州市紙坊鄉、溫泉鎮建立了萬畝高產示范田,推廣面積達30萬畝,平均畝產485公斤,獲得2004年度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進一步提高新品種的知名度,汝州市農科所每年安排小麥、玉米新品種試驗,并在5月、9月分別組織各級領導、科技人員、種子經銷商、科技示范戶,到現場觀摩,了解各個品種的特性,交流高產栽培技術。
為了使新品種得到更好地推廣,農科所每年舉辦科技培訓班10余期,培訓農民2000人次。推廣小麥施肥“前氮后移”、配方施肥等農業新技術31余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汝州市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做了大量工作。
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國家、省級新品種鑒定試驗
2009年,汝州市農科所承擔著2個國家級小麥新品種鑒定試驗、4個省級小麥新品種鑒定試驗、2個省級玉米新品種鑒定試驗、1個省級谷子區域試驗和平頂山良種補貼項目推廣品種展示試驗。該所科研人員嚴格按照區域試驗的要求認真管理,詳細記載,做好各項調查工作,精收細打,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國家、省級新品種鑒定試驗。通過區域試驗,篩選出了一批優質、高產、抗病抗倒、綜合性狀較好的小麥、玉米新品種,對汝州市調整農業結構、優化品種結構、發展農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良種繁育 卓有成效
該農科所非常重視育種工作,在胡新正的領導下,大家按照自己的分工做好良種的選育工作。每年配置玉米雜交組合近千個,并在海南樂東縣租50畝土地進行玉米加代試驗,選育出了汝玉1號、汝玉2號、汝玉3號等玉米新品種。
在小麥育種方面,選育出了汝州0319、汝州632、汝州0418、汝麥6008等一系列小麥新品系。現已有小麥育種高代材料1300多份,高代產比材料76份,小麥育種工作已具備了一定的科技競爭實力。其中汝州0319小麥新品系在2006~2007年度區試比對照豫麥49增產8.7%,在12個參試品種中名列前茅。2007~2008年度,國家小麥工程中心在溫縣趙堡村采用汝麥0319小麥新品種進行小麥高產攻關。2008年5月25日,經全國小麥專家組副組長郭天財教授一行檢查、驗收,畝產高達728公斤,比2006年溫縣祥云鎮小麥畝產717公斤的歷史最高紀錄增產11公斤,創國家歷史新高。目前汝麥0319已申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并順利通過省級審定,成為汝州市第一個通過省級審定的農作物新品種,在全省居于領先地位。
汝州市農科所近年來取得如此非凡的成績,與該所所長、黨支部書記胡新正的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近年來,胡新正本人在農業科研、科技創新方面也碩果累累。1999年獲平頂山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2年獲河南省農業開發一等獎;2004年集體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被選為“汝州市農業專家顧問團副團長”;2006年被評為“平頂山市勞動模范”;2007年被評為“平頂山市科技先進工作者”;2003~2007年連續5年被評為“汝州市優秀共產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