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航天育種示范區可謂好事連連。繼上個月被列入國務院55號文件之后,日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天水市政府簽訂《合作推進航天育種產業發展備忘錄》,計劃在今后3年內,繼續在全國推廣新品種種植面積,推進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研究中心升級為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這無疑將為我市的航天育種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位于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我市合作建立的、專業從事航天育種的基地,是“兩院”與地方合作正式命名掛牌的西部唯一一家航天育種基地。
市農業局總工程師研究員田曉峰說,這個示范平臺的示范和研究,特別是加大了與中國知名的,像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這些知名院校的協作,在航天育種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我市育種基地自2002年建立以來,已通過神舟飛船、返回式衛星搭載進行太空誘變的蔬菜、瓜果、花卉等航天農作物品種9大類393個品系,通過選擇優良編譯株系,成功培育8000多種優異種質材料,航椒、航豇,航茄等18個航天蔬菜新品種通過了省級鑒定,并開展了航天品種擴繁與中高檔盆花生產銷售,同時向全國適宜地區輻射。
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包文生說,咱們育成的品種已經推廣到了全國25個省區,累計推廣面積已經達到了90多萬畝,實現農業產值36個億,實現農業增加值6.8個億。
西部航天育種基地配合中科院遺傳所總結的“一種空間誘變育種”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以該專利技術為基礎,,綜合運用太空誘變、分子生物學技術、日光溫室加代選育、雜優利用等技術進行集成創新,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的選育方法。培育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個航天系列蔬菜新品種,有2個新品種獲得中國楊凌農高會品種獎,3個品種獲得中國花博會金、銀、銅獎,太空誘變育種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
我市航天育種示范區被列入國務院55號文件《關于應對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將獲得國家重點扶持。另外,根據我市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的《合作推進航天育種產業發展備忘錄》相關要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在搭載資源、地面環境模擬技術、生物工程育種、專家隊伍、信息資詢等方面對我市航天育種提供支持,市政府也將在工程中心土地使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金融貸款等方面給予支持。雙方支持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屬神舟天辰科技實業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對天水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股權重組,組建新的“天水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擴大公司規模、增強公司贏利能力,促進公司向農副產品加工業、服務業等領域延伸。雙方全力支持新組建的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行,增強企業自主發展能力,力爭在3年后具備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并擇機在創業板上市。
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包文生說,這次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天水的合作,主要目的就是對天水綠鵬公司實施控股,爭取在今后三年左右,推上我國的證券市場的創業板,在證券市場進行融資,也就是說把航天育種這一高科技產業,在國內要做大做強。
以備忘錄的簽訂為契機,我市將進一步深化與國家航天育種機構合作,加快神州天辰公司和天水綠鵬公司控股上市融資步伐,力爭將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中心升級為國家級中心,爭取到2012年搭載100個農作物品種、選育出10000份優異異變材料,推廣面積達到130萬畝。
包文生說,我感覺到以后,主要取決于這么幾個方面,第一就是加快咱們航天育種研發進程,建好咱們的科技創新的研發平臺,培養一批航天育種的領軍團隊;第二個方面主要體現在加大制種規模,把育成的品種盡快進入農業產業化,讓農業增效,農業增收,提高農業生產的附加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隨著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控股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前期洽談合作事宜已全部結束,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將在今后3年的時間內,利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技術力量和品牌優勢,加強航天育種,力爭繼續研究出糧、棉、油類型的6?10個航天農業新品種,繼續在全國推廣新品種種植面,讓農民真正享受到航天種子帶來的優質、高產、多抗、廣適的農業增產效應。
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史延春說,下一步園區將重點編制航天育種產業規劃,其次推動航天育種工程技術中心升格為國家級航天育種工程中心,另外,配合綠鵬公司,推動綠鵬公司和中國空間院神舟天辰公司的兼并重組,爭取在短期內能夠在創業板塊上市。(來源:天水廣電網 作者:張文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