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辦農[2009]124號
為進一步強化種子市場監管,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維護廣大農民切身利益,我部于今年4月份組織開展了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工作,對市場上銷售農作物種子的質量、標簽、經營檔案、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等情況進行了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專項檢查的對象是遼寧、黑龍江、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南、陜西、甘肅等10個種子交易量較大的省交易市場上銷售的農作物種子。扦取了197個種子經營門市部的296個種子樣品,涉及玉米、水稻、棉花、豇豆、白菜、菠菜、菜豆、番茄、甘藍、黃瓜、辣椒、蘿卜、茄子、芹菜、甜瓜、茼蒿、萵苣、西瓜、向日葵、芫荽、洋蔥等21種作物,檢測了凈度、水分和發芽率等三項質量指標,雜交玉米和雜交水稻種子還進行了品種純度田間同季種植鑒定。檢查了209個種子經營者的399個種子標簽,202個種子經營者的經營檔案,以及151個種子經營者的257個品種的審定和授權情況。
二、檢查結果
(一)種子質量
抽查的296個種子樣品中,所檢項目均符合要求的有233個,占樣品總數的78.7%。
從作物種類看,玉米種子凈度、水分、發芽率和品種純度均符合要求的有102個,合格率為83.6%;水稻種子凈度、水分、發芽率和品種純度均符合要求的有68個,合格率為88.3%;棉花種子凈度、水分和發芽率均符合要求的有12個,合格率為100%;瓜菜等其他作物種子凈度、水分和發芽率均符合要求的有51個,合格率為60%。
從檢測項目看,296個檢測樣品中,凈度符合要求的有294個,合格率為99.3%;水分符合要求的有248個,合格率為83.8%;發芽率符合要求的有287個,合格率為97%;玉米種子純度符合要求的有116個,合格率為95.1%;水稻種子純度符合要求的有57個,合格率為90.5%。
抽查結果顯示,質量不合格比例最高的是瓜菜等非主要農作物種子,85個瓜菜等非主要農作物種子樣品中有34個不符合要求;質量不合格的項目主要是水分和品種純度,63個質量不合格種子樣品中有48個樣品水分不符合要求,有12個樣品純度不符合要求,其中1個玉米種子樣品田間植株農藝性狀與品種審定公告描述性狀明顯不符。
(二)種子標簽
檢查的399個種子標簽中,基本符合要求的有357個,占檢查總數的89.5%。標簽檢查結果顯示,玉米和水稻種子總體情況較好,棉花和瓜菜種子相對較差。標簽標注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標注內容不合法。部分種子標簽標注品種名稱、品種說明或適宜種植區域與品種審定公告不一致,標注經營許可證編號已過期,標注產地與生產許可證不符,內外標簽標注產地和經營許可證編號不一致。一些蔬菜種子樣品標簽標注水分質量指標高于國家標準規定最高限值。二是標注內容不完整。有些種子標簽未標注作物種類、種子類別、凈含量、主要農作物種子品種審定編號、種子經營許可證編號、生產年月或生產商信息,包衣種子未標注警示標志等信息,進口種子未標注進口商信息。三是標注內容不規范。一些種子標簽標注品種審定編號不完整,在審定品種名稱前增加“新”、“美”等字樣,將凈含量標注為重量或凈重,標示生產日期見封口但壓印不清晰,質量標注值小數位數不符合要求,部分進口種子標簽標注內容使用與中文無對應關系的外文或使用繁體字。
(三)種子經營檔案
檢查的202個種子經營者的經營檔案中,基本符合要求的有198個,占檢查總數的98%。檢查中發現一些種子經營戶經營檔案記載內容不詳細、不全面,部分經營戶檔案記錄不及時,保存時間不足,個別經營戶未建立經營檔案。
(四)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
檢查的257個品種中,基本符合要求的有236個,占檢查品種總數的91.8%。檢查中發現部分經營戶經營未經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或將雖通過外省審定但審定區域不包含本省的主要農作物品種直接銷售給農戶。
三、整改要求
(一)依法查處種子生產經營違法行為
不合格種子經營者和生產商所在省份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本次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查清種子來源和經營情況,依法進行處理。種子經營者和生產商不在同一省份的,相關省份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不合格種子經營者和生產商所在省份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在2009年11月底前將本次專項檢查所發現問題的處理情況報送我部種植業管理司。
(二)督促種子企業認真落實各項整改工作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種子生產經營企業按照《種子法》、《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本次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有效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有關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對抽查質量不合格的庫存種子要一律封存并不得銷售,對其他庫存種子要進行全面檢驗,堅決杜絕不合格種子上市銷售;對標簽、經營檔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按照有關規定認真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
(三)繼續強化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監管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本轄區內種子市場和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督管理,特別是對檢查中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要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強業務培訓和指導,督促其進行有效整改并強化跟蹤檢查,提高監管效果,有效規范種子市場和種子生產經營活動。
附表: 1.種子質量檢驗不合格名單
2.種子標簽檢查不合格企業名單
3.種子經營檔案檢查不合格企業名單
4.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檢查不合格企業名單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