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氣候特殊,冀東南地區前段時間連續降雨,加上棉農化控不及時,造成大部分棉田徒長過快,田間高溫、高濕,通透性差,導致棉花中部花鈴脫落嚴重,中空現象普遍。只有株形清秀、生長穩健的棉花品種,中部還能坐住幾個伏桃。因立秋在即,今年棉花中空脫落已形成事實,只有反高穩產的希望放在“秋桃蓋頂”上了。
在今后的管理上,除抓住秋管環節不能放松、及時防治病害、蟲害外。筆者認為還有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不能忽視,那就是嚴防棉花早衰。筆者這幾年在下鄉搞農技服務時,發現有七類棉田更應及早動手防早衰。
1.沙質性土壤肥力瘠薄的棉田。
2.前期干旱及生長不良的棉田。
3.底肥或追肥不足的棉田。
4.前期徒長或除草劑量大的棉田。
5.地膜覆蓋的早發棉田。
6.前期結鈴集中的所謂“高產棉田”。
7.株型瘦小、莖枝纖細、葉片薄黃的棉田。
應對措施:
1.對于以上七類棉田,要及時噴施葉面肥。在葉面肥的選擇上,應選擇以氮、磷、鉀為主的速效葉面肥,以便于葉面吸收。
2.有盲椿象危害的地塊,應及時選用銳丹、酷畢等藥物防治。
3.對于這七類棉田,化控時縮節安的用量不宜過多,一般每畝用量在1.5克左右。但對于因“中空”引起上部旺長的棉田,縮節安的用量應在3克左右,以實現穩而不衰、壯而不旺、秋桃蓋頂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