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Atherigona soccata Rondani雙翅目,蠅科。別名高粱稈蠅,俗稱蛀稈蠅。分布在中國的華南和西南。 寄主 高粱屬植物。 為害特點 初孵幼蟲由心葉間隙鉆入生長點附近取食,造成枯心苗或穗畸形。嚴重時枯心率高達60%一70%,甚至絕收。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4.5mm左右,灰黃色,間額棕黑色,下頤須黑色。雄蠅端部色淺,前足股節全黃或末端部分黑色,雌蠅前足腿節端半部黑色;雄蠅第3腹節背板正中兩側各具一梯形棕斑。第4背板棕斑小,近圓形;雌蠅第3、4腹節背板各具1對三角形斑,第5節斑紋很小。卵長1.3mm,白色船形兩端稍平,呈波浪狀。卵中央縱行隆起,上面具網狀紋,兩邊似船緣。末齡幼蟲體長7?8mm,蛆形,初淺黃白色,老熟時黃色或鮮黃色,口鉤黑色,全體共11節。第11節末端黑色,這是該種別于其他種的主要特征。蛹長3.5?5mm,圓筒狀,棕褐色至深棕褐色。 生活習性 西南年生5?7代,華南11?12代,以幼蟲或蛹在生育后期高粱的分蘗苗里及土中越冬。華南南部可終年活動,無越冬現象。成蟲羽化后經補充營養交配產卵,每雌一生產卵24?34粒,多把卵散產在最內3片心葉背面,每株1粒,幼蟲多于7時前孵化后從高粱喇叭口和葉縫侵入,侵入后1天出現枯心。 防治方法 在幼蟲侵入之前噴灑35%驅蛆磷乳油2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藥液75?100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