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壟一溝栽培法,是在70cm壟作基礎上,每隔一壟在壟溝增加一行苗帶,大行距140cm、小行距35cm,溝、臺內稀外密,穴播栽培。
增產原因
(1)增加了綠色面積,改善了冠層結構。
(2)改善了通風送光條件。
(3)提高了抗旱能力。
(4)充分利用了熱量資源,提高了地溫。
(5)改進了土壤養分的供應狀況。
技術要點
(1)輪作與整地該栽培法應建立在玉米―大豆―小麥(雜糧或經濟作物),“三圃”輪作少耕體系壟作基礎上,不重茬,不迎茬。麥茬或玉米茬伏秋翻后及時耙地,無大土塊和暗坷垃,用七鏵犁起壟,鎮壓保墑。有深翻基礎的原玉米茬,早春拿凈茬子,揀凈殘留稈棵,將茬坑耢平,達到播種狀態。
(2)施肥與播種該栽培法提倡三年施一次底肥,翻前揚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8%以上),每公頃1500~2000kg。化肥作種肥,深施于種下4~5cm,每公頃純氮18~27kg,五氧化二46~69kg,氧化鉀37.5~45.0kg。
該法要采用專用播種機2BX?3型進行播種,也可應用2BT?2精量播種機(用玉米盤穴播),壟溝、壟臺各播一次。
(3)田間管理在大豆拱土時,在大行間(間距140cm)進行壟溝深松,深度20~25cm。小行間(間距35cm)只鏟地松土,不深松。要做到一松、二趟、三鏟、拔大草。













